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数字艺术与元宇宙的未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 , 互联网与数字技术已从根本上扩展和改变了人类体验的方式 。 对我们许多人来说 , 当下数字空间已是我们生活、工作、玩耍和创造的地方 。 互联网的下一次迭代现在开始出现 , 一个新的世界成为可能——进入元宇宙时代 。
策展人顾振清致辞
寒山美术馆馆长胡仁仁致辞
支持方代表发言
2021年9月29日 , 《分身:我宇宙》艺术展在寒山美术馆举办 。 展览由寒山美术馆发起主办 , 策展人顾振清与联合策展人张海涛协同策划 , 是寒山美术馆在NFT、数字艺术和元宇宙背景下探索加密艺术、数字艺术新形态与可能性的一次重要实践 , 也是国内首个美术馆级元宇宙生态下的数字艺术探索展 。 集中展示来自全球范围内的33位(组)艺术家近40件艺术作品 , 其中八成艺术家为90后青年世代 。 运用互联网、VR、AR、MR、AI、NFT、游戏引擎等技术媒介 , 年轻的艺术家们展现了“数字分身”在一个平行交叉于现实世界的数字宇宙中的当下生态与未来境遇 , 与此同时 , 带领公众了解新技术背景下再生的“元宇宙”概念和数字加密艺术的生成方式与存在样态 。
嘉宾合影
元宇宙、虚拟现实与新兴的“世界”
1992年 ,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在他的小说《雪崩》(SnowCrash)中提到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网络世界 , 称其为“元界” , 英文原著中叫“Metaverse” 。 在这里 , 人们用数字化身在一个大型多人虚拟世界中聚集并互动 。 而在2018年 , 由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科幻电影《头号玩家》 , 则被认为是目前最符合《雪崩》中描述的“元宇宙”形态 。 2021年被认为是元宇宙爆发的“元年” , 区块链技术NFTs与元宇宙结合后这一概念升级为2.0版本 , 被认为是互联网开启web 3.0时代的前奏 。
元宇宙是一个既映射现实世界、又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 。 它基于互联网而生 , 是与现实世界相互打通、平行存在的虚拟世界 。 互联网将由2D图形界面时代进入3D数字虚拟时代 。 随着它的发展 , 元宇宙将通过强调集体所有权、社区支持和去中心化经济 , 以及通过产生广泛的新型数字原生资产、空间和体验 , 重塑我们对互联网的看法 。
今天 , 元宇宙被用来描述一个新兴的共享数字空间 , 它不是一家独大的封闭宇宙 , 而是由无数个虚拟世界、无数个数字内容组成的不断碰撞并膨胀的数字宇宙 。 它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未来方向 , 正在塑造一种强有力的社会共识——人类已成为数字物种 , 真实的个体与虚拟的个体同时存在 。 由社交网络、在线游戏升级的元宇宙不再仅仅是真实世界的工具或附庸 , 而是可以安放人类心智的另一个世界 。
·用艺术探索人类元宇宙的现时生态
《分身:我宇宙》参展的33位(组)艺术家中 , 除了目前活跃于国内的NFT艺术创作者外 , 还有来自英国、意大利、乌克兰、荷兰等国的艺术家 。 展览从不同维度展现了数字加密艺术在元宇宙领域中术创作生态 , 共分为四个不同的板块:“社区化元宇宙”展示的是在虚拟世界建立群聚化的社区互动与共识;“生物圈元宇宙”探讨区块链技术的潜力存在于地球生物圈“去中心化生态”的数字化生存;“平行式元宇宙”还原的是与现实世界平行 , 拥有线上完整运行规制的系统;“非定域元宇宙”展现的是人类摆脱物理限制和具体地理关系的一种非定域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