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5个月赚走9亿,被网友追捧的“绿茶”二次IPO


印度 5个月赚走9亿,被网友追捧的“绿茶”二次IPO
文章图片

印度 5个月赚走9亿,被网友追捧的“绿茶”二次IPO
文章图片

印度 5个月赚走9亿,被网友追捧的“绿茶”二次IPO
文章图片

印度 5个月赚走9亿,被网友追捧的“绿茶”二次IPO


来源 | 投资家(ID:touzijias)作者 | 刘燃
初代网红绿茶餐厅二次递表港交所 。
倘若本次顺利上市 , 绿茶餐厅将成为继海底捞、呷哺呷哺、九毛九之后 , 又一家成功赴港上市的餐饮品牌 。
光环之下 , 绿茶餐厅顾客流失、食品安全、屡被侵权等内忧外患令其处境如履薄冰 , 赴港上市能否让绿茶餐厅突出重围?

今年3月 , 绿茶餐厅首次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 , 拟在港股主板上市 。
但经过长达半年的等待 , 绿茶餐厅没能等来上市佳音 , 却因招股书6个月未更新而“失效” , 上市程序被按下了暂停键 。
通常而言 , 一家公司在递交IPO资料超过6个月后 , 如果没有通过审讯或是被驳回 , 该资料就会显示为“失效” , 但仍有机会被“激活” 。
如今 , 绿茶餐厅二次递表港交所 , 主动“激活”上市程序 , 其上市决心不言自明 。
绿茶餐厅的故事 , 起源于2004年 。 当年 , “绿茶”还不是网络热词 , 在杭州西子湖畔、龙井茶园旁边 , 王勤松、陆妍夫妇开了一家绿茶青年旅社 。
在为南来北往的背包客提供住宿服务的同时 , 王勤松、陆妍夫妇也非常用心地为他们提供了物美价廉的融合口味菜品 。 正是这一“无心插柳”的举动 , 为绿茶餐厅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
久而久之 , 绿茶青年旅社的融合口味菜品反而成了经营中的最大亮点 , 以致餐厅的客人超过了入主的客人 , 还吸引了马云、丁磊等社会名流前来打卡 。
从中嗅到商机后 , 王勤松、路研夫妇顺势而为 , 于2008年正式开出第一家绿茶餐厅 , 一登场就赚足了外界眼球 。
古香古色的木制建筑 , 人均50元的中式融合菜品 , 加之西子湖畔的人山人海 , 无不助力绿茶餐厅迅速崛起 , 成为人们交口称颂的初代“网红” 。
发展至今 , 绿茶餐厅已经逐步建立起了全国性餐厅网络 。 餐厅数量由2018年的107家增至2020年的180家 , 覆盖17个省份、4个直辖市及3个自治区 。
近年来 , 餐饮江湖风云突变 , 而绿茶餐厅始终占据一席之地 , 保持着一定热度 。 眼下 , 绿茶餐厅二次递表港交所 , 倘若顺利登陆港股 , 王勤松、陆妍夫妇即将坐拥一家上市公司 。

持续扩张 , 是绿茶餐厅做大做强的不二法宝 。
2008年至2017年 , 绿茶餐厅陆续开设73家餐厅 , 此后便踏上了快速扩张之路 。
2018年和2019年 , 绿茶餐厅分别新开餐厅34家、60家 , 即便在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 , 仍逆势新开23家 。
【印度|5个月赚走9亿,被网友追捧的“绿茶”二次IPO】在招股书中 , 绿茶餐厅毫不掩饰扩张野心 。 2021年至2024年 , 公司计划分别开设60家、80家、100家、100家新餐厅 。
绿茶餐厅本次赴港IPO , 募资用途之一就是“扩展餐厅网络” , 此外还将用于偿还短期银行贷款、建设中央食品加工设施、升级信息技术系统及相关基础设施、补充营运资金等 。
值得一提的是 , 绿茶餐厅的新店选址不再专注一线城市 , 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新店占比分别为60%、75%、80%、84% , 呈逐年递增趋势 。
持续扩张的发展战略 , 让绿茶餐厅的业绩表现可圈可点 。 2018年至2020年 , 绿茶餐厅全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11亿元、17.36亿元、15.69亿元 。
2020年 , 尤其是上半年 , 受疫情因素影响 , 国内餐饮公司普遍遭遇业绩冲击 , 绿茶餐厅也未能幸免 , 甚至在同行之中更为惨烈 。
回顾2020年 , 海底捞、呷哺呷哺、九毛九的营收分别增长7.75%、-9.53%、1.02% , 同期绿茶餐厅的营收减少了9.62% 。
净利润方面 , 2018年至2020年 , 绿茶餐厅经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4440.1万元、1.06亿元、1556.2万元 , 连续3年实现盈利 , 但波动较大 。
不过 , 绿茶餐厅2020年调整前的净利润为-5556.2万元 。 同年 , 海底捞、呷哺呷哺、九毛九的净利润分别为3.10亿元、0.11亿元、1.38亿元 , 均未出现亏损 。
可喜的是 , 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 , 伴随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 , 餐饮行业经营情况好转 , 绿茶餐厅的业绩也迎来强势反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