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见闻 记录农村最后传统的闹新婚。


农村见闻 记录农村最后传统的闹新婚。
文章图片

农村见闻 记录农村最后传统的闹新婚。

“走进厅堂观四方 , 间间新房亮煌煌;
亲朋戚友坐一屋 , 厨师走工个个忙 。
走进新房看新娘 , 要赞新娘好模样;
眉毛弯弯杨柳叶 , 眼珠晶晶珍珠王;
两瓣嘴巴像樱桃 , 牙齿整洁白如霜;
不搽胭脂桃红色 , 不抹水粉自来香
……”
邻居建结亲 , 闹洞房 , 房长华正在积极张罗站房 , 客人们、伴娘们簇拥着新郎新娘 , 从外面走进厅堂 , 从厅堂进洞房 , 新郎发烟、新娘发糖 , 一派喜庆 。
站完房 , 大家开始戏弄新郎新娘 , 老实巴交、不善言辞的新郎被弄得甚是紧张、有些尴尬 , 新娘更是羞涩地从脸上红到了脚跟 。 这时 , 一群外地小伙赶来 , 毫不客气 , 也无顾忌 , 在他们的主持下 , 场面开始越来越大 , 洞房越来越热闹 。 他们挑逗伴娘 , 可怜不谙世事的小姑娘 , 被这种架势镇住了 , 扭捏捏 , 羞怯怯 , 哪还唱得了歌 。 小伙们只好耍弄新郎新娘 , 新郎新娘可都是难有音乐细胞的“鸭公”喉咙 , 为了不扫兴 , 新郎只好敞开嗓子 , 大嚎几句、新娘嘴跟着动动算是解围了 。 无奈 , 小伙子们又转向房长 , 逼迫他唱歌 , 房长也傻了 , 满脸的无奈向我求救 。 推脱不了 , 幸早有准备 , 我来一首《浏阳河》 , 赢得了阵阵掌声 , 但自我感觉没唱出水平 , 心怀内疚 。 这是 , 邻居艳带一群女生来了 , 她们向房长极力推荐我 , 房长就大声向客人们介绍我 , “音乐王子 , 会唱会吹 , 唱歌冠军……” , 差点把我吹上天了 。 在大家的吆喝声中 , 我再来一首男高音《说句心里话》 , 这是三年前我在大学参加青年歌手大奖赛获得冠军的一首歌曲 , 算是压箱曲了 。 没伴奏 , 纯干唱 , 效果应该还可以 , 全场顿时气氛热烈 , 轻松自在 , 所有人的拘谨顿消全无 。
接下来改为轮唱 , 这时的我 , 已是洒脱超逸;小伴娘 , 也放松了 , 正在与大家嬉笑娇嗔;新郎新娘 , 忙着发烟发糖 , 洞房里 , 欢歌笑语 , 洞房外 , 鞭炮雷鸣 , 这里已是欢乐的海洋 。 时间飞逝 , 很快就到了凌晨三点 , 客人们陆续散去 , 我们也就移到厅堂跳舞 。 虽在大学里学过 , 也在舞厅里试过 , 可因身材欠缺 , 我有些卑怯 , 不敢约女伴 , 这次发现自己舞技平平 , 难以合众 , 上不了台面 , 只好站在旁边欣赏 , 直到最后结束、主家请吃夜宵 。 客人们都走得差不多了 , 我也撑不住了 , 匆匆回家 。
刚睡不久 , 突然听见楼下五弟在叫门 , 可能是来搭铺 , 我懒得理会 。 妈开了门 , 没想到五弟带着新郎竟然来到了我房门前 , 我得起床 , 他们要我再去他家继续闹洞房 。 实在困了 , 嗓子也快不行了 , 经不住他俩苦苦哀求 , 万般理由 , 我也无法推脱 , 只好穿好衣服 , 跟他们去 。 没想到 , 这里还有十多个在激情高歌 。 我就与伴娘对唱拉歌 , 一直到早上五点才散场 。
“吵tāo房”在90年代前是“结亲”(攸县称结婚后办酒为结亲)的一大盛事、趣事 , 通常在新郎家办喜酒的当天晚上 , 亲朋乡邻们对新郎新娘表示祝贺的一种方式 , 凡七十年代或以前出生的人们都经历过 , 并且记忆犹新 。
“吵房”由房长主持 , 还配有一、二名副房长、硪手至少四名、歌手若干 , 新娘通常配有两名“送亲”的伴娘 。 晚饭后不久 , 先“赞房” , 由房长从外面开始高呼赞词 , 亲邻们凑拥着新郎新娘并接应房长进入厅堂 , 赞完厅堂后再进入厨房赞厨师走工等 , 最后进入洞房 , 赞父母、赞新郎、赞新娘 , 甚至赞其它家俱物品等等 , 房长、副房长、亲邻们相互配合 , 气氛热烈、高潮迭起 , 笑声、尖叫声更是起伏不断 。
“赞房”后开始拉歌 , 通常在亲邻们与送娘间进行 , 如果哪方一时没有歌 , “硪手”们虎视眈眈 , 随时听从房长命令准备打硪进行恐吓 。 所以送娘一定要是会唱歌的、长得漂亮的青春美女 , 甚至还需要口才好、应变能力强 , 她们毕竟人单力薄 , 所以也通常会带有歌手 , 不过有时也会因为送娘不会唱歌或歌太少而被亲邻们“整治”得哭 , “美女泪 , 纠心碎” , 这时房长可能会分配人马支持她们 , 保证“吵房”继续热闹举行 。
【农村见闻|记录农村最后传统的闹新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