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 贵州雷公山发现一种奇特昆虫,刷新了中国昆虫新纪录


淮南 贵州雷公山发现一种奇特昆虫,刷新了中国昆虫新纪录
文章图片

近期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和草原病虫害防治总站、贵州省林业科学院及贵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 在开展雷公山害虫寄生天敌资源调查时 , 发现了一种奇特昆虫——胸大须姬蜂 , 刷新了中国昆虫新纪录 。
胸大须姬蜂
据介绍 , 当时 , 调查人员在雷公山脚下捕捉了一些昆虫去鉴定时 , 发现了这种奇特的昆虫 。 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和草原病虫害防治总站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孙淑萍鉴定 , 该昆虫为中国新纪录——胸大须姬蜂(Megastylus (Dicolus) pectoralis) 。
胸大须姬蜂隶属膜翅目(Hymenoptera)姬蜂科(Ichneumonidae)拱脸姬蜂亚科(Orthocentrinae)大须姬蜂属(Megastylus Schiodte) , 为大须姬蜂属的中国新纪录种 。 此前 , 大须姬蜂属昆虫在中国的纪录仅有3种:黄腹大须姬蜂(M. flaviventris Sheng Sun)、斑颜大须姬蜂(M.maculifacialis Sheng Sun)、黑胸大须姬蜂(M.nigrithorax Sheng Sun) 。
胸大须姬蜂生境
近年来 , 一些珍稀野生动植物 , 不断在雷公山国家级然保护区内被发现 。 胸大须姬蜂的发现 , 不仅为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资源增添了新成员 , 彰显生物多样性 , 更丰富了中国昆虫资源纪录 , 也是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的集中体现 。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黔东南中部 , 地跨雷山、台江、剑河、榕江四县 , 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 总面积47300公顷 。 因未受到第四纪冰川侵袭 , 这里成为许多古老孑遗生物的避难所 , 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 , 既是贵州省植被保存较好的地区之一 , 也是中国中亚热带森林植物资源比较丰富 , 珍稀动植物资源保存较多的一个重要地区 。
其中 , 野生动物资源相当丰富 , 特别是爬行动物物种 , 占到了贵州爬行动物总种数的52.8% 。 有豹、白颈长尾雉、大鲵、鸳鸯、猕猴、穿山甲、黑熊等20余种一、二级保护动物 。 同时也是两栖类尾斑瘰螈、棘指角蟾和雷山髭蟾3个新种和爬行类贵州小头蛇1个新种的模式产地(是指对物种定名的时候 , 用来定名的原始标本产地) 。 其中 , 尾斑瘰螈为贵州特有种 , 仅雷公山和梵净山有分布 , 雷山髭 蟾为雷公山特有种 , 仅发现于雷公山 。
【淮南|贵州雷公山发现一种奇特昆虫,刷新了中国昆虫新纪录】(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