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轻女 明明叫简村却无人姓简,因为一个人而改变命运,村中人人穿金戴银


重男轻女 明明叫简村却无人姓简,因为一个人而改变命运,村中人人穿金戴银
文章图片

重男轻女 明明叫简村却无人姓简,因为一个人而改变命运,村中人人穿金戴银
文章图片

重男轻女 明明叫简村却无人姓简,因为一个人而改变命运,村中人人穿金戴银
文章图片

重男轻女 明明叫简村却无人姓简,因为一个人而改变命运,村中人人穿金戴银
文章图片

重男轻女 明明叫简村却无人姓简,因为一个人而改变命运,村中人人穿金戴银
文章图片

重男轻女 明明叫简村却无人姓简,因为一个人而改变命运,村中人人穿金戴银
文章图片

重男轻女 明明叫简村却无人姓简,因为一个人而改变命运,村中人人穿金戴银
文章图片

重男轻女 明明叫简村却无人姓简,因为一个人而改变命运,村中人人穿金戴银
文章图片

重男轻女 明明叫简村却无人姓简,因为一个人而改变命运,村中人人穿金戴银
文章图片

重男轻女 明明叫简村却无人姓简,因为一个人而改变命运,村中人人穿金戴银
文章图片

重男轻女 明明叫简村却无人姓简,因为一个人而改变命运,村中人人穿金戴银

若你们对中国近代史感兴趣 , 便会知道 ,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 涌现出了无数了不起的人物 , 靠着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家乡、改变了祖国 。
今天 , 来聊聊一位带领全村致富的民族资本家陈启沅 。
1873年 , 陈启沅在家乡南海西樵简村创办了继昌隆缫丝厂 , 开创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先河 , 也缔造了简村“一船缫丝出 , 一船白银入”的繁华盛景 。 而这家丝厂所产的真丝 , 就是西樵本地绝技“香云纱”的重要原材料 。
在陈启沅的帮助下 , 简村也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村 , 一跃成为人人穿金戴银的富贵村 。
虽然叫做“简村” , 但它其实一点都不简单 , 真真正正是集传统民俗文化与特色古建筑于一身的古村落 。
简村位于西樵山的西北侧 , 顺德水道与西江间肥沃的冲积平原上 。
据村志记载 , 简村的创立最早要追溯到800多年前 。 那时 , 安徽淮南长丰人简桥仁 , 因其舅父受到迫害而牵连入狱 , 幸运的是他后来被下属所救 。 于是 , 简桥仁携家眷连夜逃往粤城 , 在今天西樵所在的地方开村 , 简氏后人在此繁衍生息 。
因为姓氏的原因 , 称为“简村” 。
开村两百年后 , 简氏宗族的大部分人移居佛山经商 , 简村里的简氏逐渐减少;到了清朝康熙二年 , 简村的简氏后人已全部搬迁 。
不过 , 村名却一直保留下来 。
简氏搬走了 , 简村依山傍水、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 又吸引了冼、陈、李、林、郭等大族搬迁至此 。
在这些氏族之中 , 出现了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 他几乎是以一己之力 , 带动了整个简村的进步与发展 。
这个人物就是陈启沅 。
陈启沅是我国著名的民族企业家 , 他身上最重要的一个标签 , 是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 , 掀起了纺织业的第一轮工业革命 。
年轻时候的陈启沅在安南 , 也就是今天的越南经商 。
1872年 , 陈启沅回国 。 看到国内的工业发展不理想 , 陈启沅十分痛心 , 他决定改变现状 。 次年 , 陈启沅在自己的家乡简村 , 创办了继昌隆机器缫丝厂 。 丝厂采用自己设计的机器设备 , 经营规模最大时工人数达四五百人 , 产出的丝质精美光洁、远销欧美 , 带动了简村的经济发展 。
在陈启沅自己写的《蚕桑谱·自序》中 , 他是这样描述简村的:“乡中既无行乞之妇人 , 而穿金戴银者亦复不少 。 ”
不得不说 , 陈启沅的眼光是真的好 。
本身 , 简村就是“桑基鱼塘”的耕作模式 。 这种模式不仅促进了种桑、养蚕和渔业的发展 , 也隐隐带动了缫丝加工工业的崛起 。
另外 , 当时缫丝厂的货品都是通过简村的“水上丝绸之路”——丁字涌运输出去的 。 这条涌源于西江支流 , 呈“8”字形环绕简村而过 。 涌堤以花岗岩条石砌成 , 每走几步就能看到一个小小的埠头 。
工厂就在涌的一头 。 当时 , 一只只小船忙碌地载着货品 , 直接送到码头;再将小船换大船 , 送到更远的地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