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轻女 明明叫简村却无人姓简,因为一个人而改变命运,村中人人穿金戴银( 二 )


多亏了陈启沅 , 简村从此开启了长达30年的缫丝岁月 。
村中的男男女女都披上工衣 , 村民们也因此富裕起来 。 可惜 , 之后 , 欧洲及南洋等国兴起了化纤等更便宜实惠的布料 , 丝绸及生丝的价格下滑 , 整个缫丝行业都在亏本 , 简村的缫丝也停业了 。 简村 , 开始逐渐没落 。
如今走入简村 , 随处可见的古屋老巷、陈风古韵 , 让人仿佛来到一处被时间遗忘的隐世村落 。 历经风风雨雨 , 简村走到今天 , 显得沧桑与斑驳 , 然而这沧桑里却另有几分古朴与凝重 。
知道了简村的故事 , 知道陈启沅的壮举 , 才会发现 , 原来简村也有了不起的过去 。
推荐简村值得一看的几个地方 , 其一就是绮亭陈公祠 。

这座祠堂是陈启沅致富之后 , 用以纪念祖父陈绮亭所建 , 现在陈启沅的纪念堂也被设立在祠堂内 。
深二进院落式硬山顶 , 前殿为集会议事之用 , 后殿供奉先人 。 乍看过去 , 木雕、砖雕、灰塑工艺十分精美 , 体现了陈启沅的财力与审美 。
栩栩如生的雕花 , 看得人叹为观止 。 仿佛面前是一片帘子 , 掀开背后还有风景 。
廊檐、门板上的金漆耀眼夺目 。
陈启沅纪念堂里有一座桑蚕园 。 单独的蚕房用来养蚕 , 不过我去的时候 , 蚕房锁上了 , 没能进去参观 。
桑蚕园里还有陈启沅当年亲手种下的桄榔树 , 长得又高又大 。 甚至还因为太长了 , 需要一些架子辅助 , 防止它倾倒 。
其二值得看的就是百豫坊镬耳屋群 , 是清光绪八年 , 陈启沅在简村岗头 , 兴建祖屋四条巷十三间大镬耳石脚屋 , 命名为百豫坊 , 整片的屋群很气派 。
镬耳屋是岭南地区传统广府民居的典型代表 , 精髓在于山墙 , 被砌成镬耳状 , 故称“镬耳屋” 。 这可是整座建筑工程难度最高 , 造价最贵的地方 。

镬耳的山墙和徽派建筑的马头墙类似 , 可挡风入巷 , 让风通过门、窗流入屋内;遇到火灾时 , 高耸的山墙可以阻止火势的蔓延和入侵 。 同时 , 镬耳屋也象征着官帽的两耳 , 还有着“独占鳌头”的意思 。 对于当地人来说 , 只有身负功名的乡绅方能采用 , 是家境殷实的一种象征 。
细细看来 , 房子下部都是石头建的 , 上部才是砖 , 这种混搭现在已不多见 , 足见主人的财力 。
现今的镬耳屋剩存数量已经不多 , 因而百豫坊镬耳屋群纳入了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
在简村百豫坊 , 有一座高石脚屋和别的建筑不同 。 这座高石脚屋通体都是花岗岩石结构 , 是陈启沅先生专门设计的 , 称为仓库 。
致富之后 , 陈启沅用仓库储存他个人珍藏的奇珍异宝 , 包括名家字画、名贵药材、珠宝玉器等等 。 整座仓库就像一个保险库 , 非常严密牢固 。 只要锁上 , 就没有任何办法进来 。
现在仓库没有了顶 , 四壁爬满了植物 , 半是新生、半是枯死 ,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仓库前金铜色的雕塑再现了当时陈启沅的生活场景 。
这一片原来也是仓库的一部分 , 听当地人说是被炸了 。 后面的建筑是用石头建的 , 炸不烂 , 这才保存下来 。 墙上还能看到原来装房梁的洞 。
最后 , 可以再去看看村史馆 。
旧时所用的农耕工具 , 安安静静地安放在村史馆的陈列室中 , 讲述着当年是如何耕作禾田、养殖水产和种桑育蚕的 。
走完简村 , 不禁感慨 , 很多古村都是因为有了背后的故事 , 才显得格外吸引人 。 即使曾经的辉煌不再 , 但有些精神、有些坚守却是永恒的 。
旅游攻略地址:广东佛山南海区西樵镇简村

交通攻略:在西樵山北枢纽公交站 , 乘坐226路 , 至季华园公交站 , 步行800米到达
开放时间:24小时
【重男轻女|明明叫简村却无人姓简,因为一个人而改变命运,村中人人穿金戴银】门票: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