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手机厂商们得到了启发:既然硬件不可能获取媲美专业相机的照片 , 那缺失的那部分能不能让 AI「猜」 , 让算法「补」?
撰文 | biu
10 年前 , Instagram 之所以能爆火 , 原因之一是当时手机镜头太差 , 而滤镜用美化掩盖前者的「无能」 。 10 年后 , 今非昔比 。 手机上的镜头越来越多 , 摄像模组越来越厚 , 传感器甚至飙升至一亿像素……但近几年 , 手机厂商没在「堆料」路上继续狂奔 。 随着手机空间和芯片工艺的限制 , 像素和传感器尺寸的增速都在放缓 。
但仔细一想 , 「摄像头军备竞赛」并没有停止 , 厂商只是换了条赛道奔跑 。
自 2019 年起 , 「计算摄影」的概念在手机上兴起 。 在手机这种力求便携的设备上 , 镜头不可能做得太大 , 厂商干脆换了方向:既然从根上无法突破光学的物理限制 , 那就从「软」入手 , 通过 AI 干预来改善摄影 。 简单来说 , 就是原来硬件看不到的 , AI 来告诉它都有什么 。 甚至 , 计算摄影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传统相机 , 它不只是为了接近后者 。
01
拍照不止于硬件
最具代表性的是三年前的 Google Pixel 3 , 仅凭单摄就在变焦、夜景、虚化等功能上「吊打」友商 。
这都让用户开始意识到 , 「堆料」不一定能满足拍摄需求 。 在一部不只单纯为拍摄服务 , 且存储空间有限的手机上 , 用户是想拍出一张达到 1 亿像素的照片吗?相比「足够大」 , 他们更需要的是「足够好」——稳定 , 均衡 , 易用 , 能够激发创作欲 。
手机不是传统镜头 , 它的芯片处理能力是持续进化着的 。 这给了手机厂商们启发:既然硬件不可能获取媲美专业相机的照片 , 那缺失的那部分能不能让 AI「猜」 , 让算法「补」?
那么 , AI 在哪些方面改变了传统的手机摄影?
先以「超分辨率」为例 , 所谓的超分辨率 , 就是从一个低分辨率照片 , 变成了一个高分辨率照片 , AI 靠「猜想」补充上了低分辨率照片没有的细节 。 AI 是怎么拥有这种能力的?简单来说 , 先拿出一张高分照片 A , 然后故意「丢失」一些细节得到低分照片 , 继而把它等比放大一张高分照片 , 接着进行一系列的特征提取得到一张有充分细节的高分照片 B , 再将 B 和 A 比对 , 如果二者接近 , 则说明中间的参数调对了 , 这样就把 AI 训练好了 。
手机能够进行大范围的变焦 , 就归功于超分辨率 。 图片放大后 , 噪声和抖动会非常大 , 有了这个功能 , 就能通过 AI 推理修正噪声和抖动 , 让图片看起来更清楚 。
再说说夜景模式 , 用户在夜晚拍照时 , 往往光线不足 , 噪声明显 。 这时如果想要进光量充足 , 就需要长曝光 , 但长曝光抖动造成的模糊就很明显 。 曝光时间如果不够 , 画面就会很昏暗 , 如果画面有高亮度的灯 , 长曝光时灯就会过曝 , 总之 , 相机很难把明暗处都看得清楚 。
传统的解决方案是 , 用户把设备先固定好 , 拍一张长曝光 , 另外再拍短曝光 , 最后进行后期 , 将相片手动合成为一张 , 耗时费力 。 而现在手机上的 AI , 可以先进行智能降噪 , 然后自动拍摄数张长短曝光照片 , 自动合成 , 而且这一系列动作都在用户按下快门的短瞬之间就完成了 。 就这样 , 用户最终得到了一张 HDR(高动态范围)的照片 。
AI 又是如何帮助照片呈现自然虚化的呢?双摄就相当于是人的两只眼睛 , 每只眼看同一物体的角度不同 , 会有视差 , 这种差异能推断出物体之间的前后关系 。 如果物体离得较远 , 这种方法就不奏效 , 加上长期开启多个摄像头功耗增大 , 业界开始引入 AI 。 厂商拿大量的图片素材投喂 AI , 进行训练 , AI 之后就能通过一张 2D 照片 , 区分谁在前谁在后 。 通过这种方法 , 还可以实现人像和背景的精准分割 , 比如常见的「魔法换天」功能就是对其中的背景进行处理 。
推荐阅读
- 湖南:疑似网贷还不上轻生,警察回复已经跳河,父母都不肯相信
- 上个月我微信连续转账了共一百万,为啥会有银行人员来调查我?
- 男子偷偷在合租屋里装上监控,监控里的内容让男子惊讶
- 年年如此?广州花市老板这样疯狂打砸年花行为,真是疯狂……
- 一天20次,日赚一万元,失足女被抓时累到虚脱:扶我一把,我腿软
- 2013年,52岁大妈发现银行漏洞,一个月偷走银行5个亿,结局如何
- 完美世界 美女给你刨坑等你跳
- 炎炎夏日村民门窗紧闭,家人吃饭必戴头盔,诡异声音揭开可怕真相
- 物业好心提醒:这几种车位最好别买,有你后悔的时候
- 离柜概不负责?若储户不归还多取的钱,法院怎么判?真实案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