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荣枝 裁员、关店!最大的地产中介,也扛不住了


劳荣枝 裁员、关店!最大的地产中介,也扛不住了
文章图片

劳荣枝 裁员、关店!最大的地产中介,也扛不住了


文丨楼叔
楼市寒冬 , 地产中介也渐渐扛不住了 。
日前 , 有贝壳员工在社交平台匿名发帖称 , 贝壳上海所有员工将被优化 , 补偿方案为N+3 , 10月18号办完手续 , 30号物业关停 。
随后贝壳方面回应称 , “今年以来 , 行业环境发生较大变化 , 公司据此对上海地区金融等部分业务进行调整” 。 也就是说 , 虽然调整的是金融业务 , 但大裁员属实 。
而且据界面新闻报道 , 不仅是上海 , 贝壳的战略调整 , “最早开始于深圳 , 当下北京、广州、杭州、安徽等地也有所收缩” 。
而红星新闻报道 , 贝壳找房在部分城市还出现较大幅度关闭门店的情况 。
裁员、关店 , 作为最大的房产中介平台 , 贝壳到底怎么了?
【劳荣枝|裁员、关店!最大的地产中介,也扛不住了】来源:网络
贝壳找房由链家孵化而来 , 2020年8月挂牌上市 。 今年5月 , 创始人左晖的离世 , 还曾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
另外 , 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 , 此前公开发文炮轰贝壳涉嫌垄断 , 呼吁国家反垄断罚款贝壳40亿元 。
被指垄断的贝壳 , 规模到底有多大呢?
公开信息显示 , 到去年年底 , 贝壳找房已进驻全国超过100个城市 , 拥有超过49.3万经纪人和4.7万家经纪门店 。
不过 , 地产中介的“航母” , 在房地产市场的寒冬之下 , 也和那些开发商一样 , 陷入了生存危机 。
在史上最严的调控周期下 , 不仅房地产开发、新房交易彻底转冷 , 开发商全面承压 , 二手房的交易 , 也在大幅度降温 。
数据显示 , 9月份11个热点城市二手住宅成交量仅为4.3万套 , 同比跌45.5% 。 即便深圳、杭州等核心热点城市 , 二手房交易也难逃腰斩的局面 。
作为房产交易和服务平台 , 贝壳以新房、二手房、租房交易为业务重心 , 随着交易量下降 , 原来在各城市配置的人员数量 , 自然会出现冗余 。
贝壳方面表示 , 裁员涉及的是金融业务线 , 它是贝壳业务多元化的尝试之一 。
但随着地产交易服务的主业营收下降 , 从组织结构优化、压缩管理运营成本的角度看 , 无法带来高收益的边缘业务 , 自然是断臂求生的首选 。
贝壳的这种生存压力 , 直观地反映在财报上 。
今年上半年 , 贝壳总营收为449亿元 , 同比增长64.6% , 调整后净利润为31.40亿元 。 但第二季度 , 营收242亿元 , 同比增长只有20% , 创近阶几个季度的新低 。
来源:网络
其中 , 二手房业务在二季度实现收入96.28亿元 , 同比增长只有4.88% 。
在房住不炒的背景下 , 未来的二手房交易将在什么时候回暖 , 会回暖到什么地步 , 都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 那么 , 贝壳还能有多大的增长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 , 除了楼市入冬、反垄断的指控之外 , 贝壳的经营模式 , 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
就在前不久 , 杭州“个人自主挂牌房源”功能正式上线 , 等于为二手房交易提供了一个官方的平台 , 交易双方可以绕过中介 。
长期而言 , 在房地产市场上 , 中介依然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 它还将存在相当长的时间 , 但一些地方探索官方交易平台 , 多少会影响市场对于中介模式的依赖程度 。
所以 , 贝壳的裁员、关店 , 战略大收缩 , 完全在意料之中 。 毕竟 , 行业龙头的平台角色 , 意味着市场份额高 , 也意味着在行业转冷后 , 其承压面要广得多 。
而贝壳的处境也说明 , 这一轮调控周期下 , 没有所谓的绝对安全可言 。 哪怕是具有垄断色彩的企业平台 , 该断臂求生的时刻 , 照样没有多的选择余地 。
所以 , 不只是开发商在洗牌 , 地产中介行业的大调整 , 也只是开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