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张伟 刚翻红就被下架,真替他不值( 二 )


上个月又突然被平台下架 。
今天 , 鱼叔就来聊聊它——
《土豆周末秀》
这节目真乃沧海遗珠 。
一共两季 , 豆瓣评分都没下过9.2 。
大张伟担任导演兼主持 。
事实证明 , 只让他当一个「综艺网约车」 , 实在是太屈才了 。
这档节目不仅娱乐性足 , 更是包罗万象 , 切中现实 。
第一季还比较温和 。
大张伟拉上贾玲、白凯南、沈凌 , 一起改造素人 。
比如教宅男怎么撩妹 , 教冷场王怎么讲笑话 。
主打爆笑喜剧向 。
到第二季就开始尖锐了 。
一期一项社会实验 , 直接拷问人性 。
就像大张伟所说的:
「希望各位看过之后有所反思 , 让我们一起用实验改变世界 。 」
这一季的内容主要分为两类 。
一类聚焦社会痛点:
比如女性安全问题 。
代表就是开头提到的那场街头醉酒实验 。
无论怎么劝女性「千万不要独自在外烂醉如泥」 。
都不如这几张截图来得有冲击力 。
也无怪乎评论区一片嘘声 。
而实验所折射出来的人们对于性骚扰、性同意的认知缺乏 , 也的确是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 。
再比如拜金 。
当年 , 《非诚勿扰》有一位女嘉宾的话火出了圈:
「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泣 , 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 。 」
代表着一种很典型的物质至上的价值观 。
一度导致网友们把「美女」和「拜金」挂上了钩 。
大张伟就在节目里做了一个测试 。
让工作人员租了百万超跑 , 冒充高富帅 。
在中心区搭讪美女 , 看她们是否会上车 。
结果 , 7人中只有2人拒绝 。
成功率高达71.4% 。
在聊天过程中 , 工作人员询问美女:
「你不怕我是坏人吗?把你拉到山区去 。 」
结果她们纷纷表示:
「开好车的一般不是坏人 。 」
当年这一期播出后 , 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
甚至有人质疑起了节目是否客观真实 。
为了加强实验的准确性 , 大张伟再次出击 。
在香港 , 首尔 , 洛杉矶 , 柏林4座城市重复试验 。
除了美国的工作人员太油腻 , 比较劝退外 。
其他所有结果和国内一致 。
在首尔的搭讪成功率甚至是100% 。
可见好车确实能吸引美女眼球 。
而驾驶者的长相和人品 , 则决定了双方能否深入交流 。
如今来看 , 这个实验显得有点「三观不正」 。
毕竟专门找漂亮女性做被试者 , 似乎有物化女性的嫌疑 。
但往深了想 , 它调侃的实际上是一种普世性的社会现象——人的异化 。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 , 人们之间的关系正在不可避免地被物质因素深深影响 。
女性被豪车吸引 , 而男性靠豪车猎艳 。
拜金的不是哪个性别 , 而是人性 。
还有一期是关于儿童安全 。
节目组提前联系好了一所幼儿园 。
分别从大中小班中 , 选出21名小孩 。
然后让工作人员假扮坏人 , 进入没有老师的操场 。
用棒棒糖和各种玩具来诱拐他们 。
起初 , 「坏人」只盯上了一名落单的男孩 。
并分给他一根棒棒糖 。
没想到 , 立刻吸引到很多孩子围拢过来 。
虽然有孩子比较机灵 , 提醒大家:
「他是陌生人!」
但根本无法阻止糖果的吸引力 。
很快「坏人」就以糖不够了为由 , 让大家跟着他出去拿 。
借此顺利带走了4个小孩 。
接着他如法炮制 , 利用遥控汽车、玩具枪 , 俘获了那些原本保持警惕的孩子 。
孩子们几乎排好了队 , 等着被带出校门 。
几次简单的诱拐过后 , 操场上只剩下了5名孩子 。
也就是说76%的被测试的孩子都上了钩 。
这个结果着实令人心惊 。
虽然大人基本都教育过孩子 , 不要收陌生人的礼物 。
但是现实中 , 孩子的自控能力和分辨能力还远未成熟 。
面对诱惑很难不上钩 。
这更需要成人警惕起来 。
不仅是家长 , 学校更该扮演好教育者和守护者的角色 。
实验结束后 , 幼儿园园长表示 , 这类演习和安全教育会一直做下去 。
除了这种一针见血的内容 。
看得人眉头紧蹙 , 心下一惊 。
还有一类实验 , 旨在实现普通人的梦想 。
看起来相对轻松 , 却同样不乏社会意义 。
比如:一夜暴富 。
大张伟当时做了一个街头采访 。
问大家是否觉得快乐 。
结果发现说不快乐的人 , 大都是因为穷 。
所以他搞了一个实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