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临潼发现武王征商簋( 二 )


(三)\t铜工具
斧十件 。 均为条形 , 方麦 。 长11.3-14.7厘米 。 可分两式 。 I式 , 六件 , 偏刃(图八 , 3]图二五) 。 I式 , 四件 , 双刃(图八4、5 , 图二七) 。 其中一件娈旁有一纽 。
凿一件 。 条形方麦 。 长13.3厘米(图七 , 右图八2) 。
铲四件 。 方鉴 。 长14厘米(图八 , 7:图二六) 。
铲刀三件 。 扁梯形 。 长9.7-13、厚0.5厘米(图七 , 中图八 , 1)
角刀一件 。 圆蜜 , 鉴面有一穿 。 长23厘米(图七:左1图八6)
削四件 。 其中一件完整 。 柄部有椭圆形、方形和半月形之别 。 茎皆方扁 。 完整的一件长24厘米(图八8图二四) 。
(四)\t铜兵器
戈六件(图二二) 。 其中两件完整 。 援直而短 。 锋呈三角形 。 无上齿 。 完整者内长6—7援长12—14厘米 。 中胡 。 阑内有三穿或四穿 , 内上有一穿 。 其中一件有脊棱(5号戈 , 图二二 , 左中) 。
镞一件 。 翼形 。 长4.5厘米 。
(五)铜车马器
车辖四件 。 辖首作兽头状 。 长12.5厘米(图五2;图二一 , 下) 。
带扣一件 。 作哑铃形 。 长5.1厘米(图五7.图六左下) 。
饰件一件 。 器身分三支 , 三支交接处隆起 。 主支与其它两支间有二棋形纽 。 每支中部各有一穿(图二三 , 左;图五 , 1) 。
扣饰三件 。 背部下凹 , 各有二株形纽 。 两件头部作鸟首状 , 饰变体蝉纹(图五 , 6.图二一 , 左上) 。 一件无纹饰(图五5;图二一 , 右上) 。 三件共长13.5厘米 。
马络饰九十一件 。 呈管状(图六 , 右) 。
节约三件 。 两件作交叉形 ,
上饰兽面纹(图五4图六 , 左上) 。 一件作十字形 , 上饰蝉纹(图五8.图六 , 左上) 。
筒状锥形器一件 。 上端作圆筒形 , 下端作四棱锥形(图二三 , 中图五3)0
叶形器一件 。 上部有长方形穿 。 长13.5.厚0.2厘米(图二三 , 右) 。
(六)其它
铜饼一件 。 径20厘米(图三) 。
铜器座一件 。 简状 , 上小底大 。 高9、口径10厘米 。
这批铜器包括了不同时期的遗物 。 利贯为武王伐商时所作 , 这是除大丰声以外的第二件有明确纪年的武王王盉和?车父壶应为西局晚期物 。 陈侯声和编钟的时代 , 可能为东周初期 。 窖障的时代 , 应以时代最晚的为准 , 因此 , 它可能也为东周初期 。
武王征商簋的出土 , 是极其重要的发现 。 迄今为止 , 有明确记载西周王世的铜器 , 只有寥寥几件 , 这件铜赏的发现又为西周铜器断代研究提供了一件重要的标准器 。 这件铜器正处于武王灭商的年代 , 武王在位年代不长 , 因此 , 它为探索文王晚期和成王初期的铜器也提供了重要线索 , 并为同时期的墓葬和遗址的时代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 不言而喻 , 考古材料有了明确或者比较明确的年代 , 对于帮助说明社会历史问题 , 是有重要意义的 。
临潼殷周时为骊戎所在地 。 《水经注》“戏水北迳骊戎城东” , 《括地志》“丽戎故城在雍州新丰县东南十六里 , 殷周时丽戎国城也 。 ”这次发现的遗址和窖藏铜器与上述文献记载有无关系 , 或者有什么关系 , 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