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人带全村造假,仿制品远销海外,800户村民因此脱贫



河南老人带全村造假,仿制品远销海外,800户村民因此脱贫

文章图片

河南老人带全村造假,仿制品远销海外,800户村民因此脱贫

文章图片

河南老人带全村造假,仿制品远销海外,800户村民因此脱贫

文章图片

导语:
英雄不问出身 , 在这个社会 , 只要你有能力 , 那么一定就能出头 , 只要用心专注 , 无论从事什么行业 , 都能够做出一番事业 。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认识这样一位河南老人 , 他专注的事业有些偏 , 他带领全村百姓造假 , 商品畅销无比 , 数百户村民因此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 这样一位传奇人物值得我们说道 。
方兴庆的文物之路
方兴庆是依靠仿制文物起家的 , 在这之前 , 他也是老实本分的农民 , 在土里刨食 , 苦苦挣扎在温饱线上 。 可是天性好动的他耐不住寂寞 , 渴望去大城市看看 。 于是他下定决心不再种地 , 靠着一股勇气独自一人出门闯荡 , 在经历了城市的繁华与落寞之后 , 他终于在一家工厂里找到了工作 , 暂时安定下来 。
可是因为方兴庆的文化水平不够 , 再加上年纪轻 , 性子躁 , 因此在工厂里的工资也不高 , 发展前景并不优渥 , 仅仅能够解决个人的温饱问题 。 这种一眼能看到头的生活方兴庆不愿意继续下去 , 在休息之余 , 方兴庆开始向前辈了解赚钱的行当 , 想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来发家致富 。
后来有一天 , 方兴庆从别人那里接触到了古董行业 , 这下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样 , 方兴庆壮志酬筹地迈入了这个行业 。 他开始走街串巷收集老物件 , 从农村百姓手里收东西 ,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 方兴庆真的收到一件破铜镜 。 有了收获的方兴庆十分开心 , 马上去往古董行想出手这件文物 。
可是去到古董行的方兴庆被浇了一盆凉水 。 这件破铜镜确实是件古董 , 年份也足够 , 可是外表已经破损了 , 卖相十分惨淡 , 所以价值也不怎么高 。
内行人告诉方兴庆 , 如果能够把这件铜镜修复的话 , 那它的价值肯定会提高不少 。 不想轻易放弃的方兴庆就找了一个师傅 , 两人共同的研究修补文物 , 一段时间的钻研后还真把这件文物修复完成了 , 而且从外表来看丝毫看不出修复过的痕迹 。
废了一番力气之后 , 方兴庆终于把铜镜出手 , 拿到了一大笔钱 。 虽然中间的过程有些坎坷 , 但是这门生意确实能够赚钱 。 于是方兴庆决定从工厂辞职 , 一心一意的研究文物做旧方面的技巧 。 在经过几年的钻研后 , 方兴庆的技巧越发的炉火纯青 , 虽然还有一些瑕疵 , 但是已经足够使用了 。
【河南老人带全村造假,仿制品远销海外,800户村民因此脱贫】方兴庆返回老家 , 用所有积蓄建了一个手工作坊 , 开始扩大生产 , 用系统性的工艺来生产一些青铜工艺品 。 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 , 人们对于文物的接受程度很高 , 文物市场也变得一片火热 , 国内外的个人或者团体都在通过各种方式来购买文物 , 方兴庆就在这个时间点插入进来 , 很快占据了一席之地 。
最初方兴庆只敢在家乡附近叫卖 , 后来慢慢传扬开来 , 他的生意越做越大 。 因为他善于钻研 , 自身聪明好学 , 经常去博物馆取经 , 所以他在造假方面的技术提升很快 。 之后经他手制造出来的青铜工艺品和正品几乎看不到区别 , 他这种野生的专家 , 手艺丝毫不差于那些文物修复大师 。
带领乡亲们致富
方兴庆的老家在河南洛阳 , 当地文化兴盛 , 但是经济发展落后 , 方兴庆的同乡几乎只能在土地里打拼 , 外出打工的收入也不稳定 , 而卖工艺品的收入比这两者都要高 。 为了扩大生产 , 也为了帮助乡亲们摆脱困境 , 方兴庆开始带头领着乡亲们开始了生产“工艺品”之路 。
当时村里的大多数人都跟着方兴庆做这方面的生意 , 800户村民依靠这种方法摆脱了贫困 , 奔赴小康 。 而方兴庆所在的村子名气也越来越 , 甚至成为“青铜器第一村” , 吸引了无数眼光 。 这时危机也悄然来临 , 多个地方都发现了村民生产的青铜器 , 这批青铜器以假乱真 , 即将被走私者走私到国外 。
专家们经过鉴定之后 , 判断这批青铜器是商周时期的古物 , 文化价值及经济价值极高 。 因为涉及到国之重宝青铜器 , 警方高度重视 , 迅速调查跟进这件事 。 因为当时方兴庆所在的村子名气已经很大了 , 所以警方没有费多大功夫就将目光锁定在了他们身上 。 可是当警方找上门之后 , 方兴庆的反应却令大家苦笑不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