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物全系列——植物篇】植物界概述(一)( 二 )


(4)内共生理论与原始色素体生物1966年 , 琳 · 马古利斯(Lynn Margulis)发表论文 , 阐述了著名的内共生理论 , 该理论认为 , 真核生物的共同祖先通过内共生某种好氧细菌获得了线粒体和有氧呼吸的能力 , 而后植物的共同祖先通过内共生某种蓝藻而获得了含叶绿体在内的质体和光合作用的能力 。
马古利斯在同一篇论文中将Plantae定义为维管植物(Plantae Margulis 1967) , 而后 , 马古利斯又在1971年将她定义的植物界 (Plantae Margulis 1971 , 也即Plantae sensu stricto) 的范围改为有胚植物 。
内共生理论对于分类学的最重大影响在于 , 在该理论下 , 核基因组和细胞器基因组的演化历史并不一致 , 因此可以通过二者的差别来判断内共生的发生 。 英国牛津大学汤玛斯·卡弗利尔-史密斯研究组的分子系统学的结果显示 , 原始色素体生物(Archaeplastida , 包括灰藻、红藻、绿藻、轮藻和有胚植物)是最早与蓝藻内共生获得质体的生物类群 , 其他藻类的质体都并非直接来自蓝藻 , 而是通过与原始色素体生物内共生而间接地获得质体 , 该研究组还将Plantae Caval.-Sm. 1981(Plantae sensu lato)定义为原始色素体生物 。
在近年来的系统发育和分类学研究中 , 普遍采用Plantae Caval.-Sm. 1981这一定义 , 将原始色素体生物视为与植物等同的概念 。
(5)新的争议2015年以来 , 汤玛斯·卡弗利尔-史密斯、帕特里克 J. 基林(Patrick J. Keeling)、阿拉斯泰尔 G. B. 辛普森(Alastair G. B. Simpson)和Fabien Burki各自所带领的研究组的研究对现有的植物定义提出了挑战 。
前三者的分子系统学的结果均显示 , 一类原生生物皮胆虫嵌在了原始色素体生物的演化支中 , 并与红藻类构成姊妹群 。
隐藻生物的分类地位尚不明确 , 帕特里克 J. 基林和Fabien Burki研究组的系统树均显示 , 隐藻生物可能嵌在原始色素体生物中 , 但其具体位置则并不一致;在前者的结果中 , 灰藻和绿色植物构成单系 , 隐藻则是它们的旁系群;在后者的结果中 , 隐藻与红藻互为旁系群;而另两个研究组的系统树则显示 , 隐藻生物可能是原始色素体生物和皮胆虫的外类群 。
这些研究显示 , 皮胆虫和隐藻很可能是原始色素体生物共同祖先的后代 , 但其各自在演化过程中将祖先的质体丢失 , 而后隐藻通过内共生获得了红藻的质体 , 但皮胆虫则恢复为异养生活 。
2.多样性植物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生命形态之一 , 广泛分布于各类生境中 , 包括全世界水圈的大部 , 岩石圈的表面 , 大气层的底部 , 随着不同气候区而有不同的种类和数量 。 甚至在沙漠、高原、极地等极端环境下也有植物的身影 。
植物中的绿藻可与真菌共生形成地衣 , 并共同在一些极端环境下生存 。 地球陆地面积的6%被地衣覆盖 , 北极地区的地衣是北极驯鹿的主要食物 , 某些地衣甚至可以抵挡高强度的宇宙射线与紫外线 , 在人造卫星上的研究站存活 。
据估计 , 植物界现存大约有450000个物种 , 根据邱园的统计 , 直至2017年 , 在维管植物中 , 381910个物种已被描述和命名 , 其中369000种被子植物 , 1110种裸子植物 , 1300种石松类植物 , 10500种链束植物(狭义蕨类植物) 。 其他类群在邱园的数据中未被统计 , 其物种数目及参考资料详见下表 。
与此同时 , 也不断有新的物种被发现 , 例如在2016年 , 有1730种新发现的有胚植物被命名 。

植物界的多样性
非正式的类群

物种数量
藻类
红藻门
7000
灰藻门
26
隐藻门
219
绿藻门
3800–4300
轮藻门
2800–6000
苔藓植物
地钱门
6000 - 8000
角苔门
100 - 200
藓类植物门
10000
蕨类植物
石松门
1300
链束植物
10500
裸子植物
较新的数据:
共约1110
苏铁门
300
银杏门
【【地球生物全系列——植物篇】植物界概述(一)】1
松柏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