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急需攻克的35项技术,谈谈我国车载激光雷达的进展( 二 )


虽然华为2020年发布的车规级激光雷达只有96线 , 但是华为依然突破了40多个专利 , 而且核心专利至少有7个 , 比如用于激光雷达的光脉冲削波器专利 , 我们知道一旦激光的脉冲功率过大 , 会对人眼睛造成伤害 , 但是功率越大探测距离越远 , 太低了无法满足需求 , 而华为就是在激光发射器上搭载了脉冲削波器 , 用快门效应来解决这个难题 , 既能对人眼睛不造成伤害 , 也能满足汽车自动驾驶需求 , 关键是成本还低 。 这里顺便说一下 , 激光雷达发射的是一种红外线 , 当太阳照耀人的时候你感觉暖和就是红外线的作用 。 所以当红外线的强度越大 , 那么被照射的物体温度就会增加 , 所以如果汽车用的激光雷达强度太大 , 就会对人的皮肤产生伤害 , 特别是眼睛的伤害最大 , 但是大家要清楚一定 , 网上有人说会伤害胎儿、会改变DNA等都是谣言 。 目前车载激光雷达的功率都符合安全需求 , 所以大家不用担心出门被汽车的激光雷达照射 。
又比如多线激光雷达专利 , 许多激光雷达采用“一发射多接收”结构 , 在高频率、高电压下 , 因为激光线太多会导致信号出现干扰 , 工作性能不稳定的情况 , 华为则逆向改为多发射一接受 , 不但让激光雷达工作性能更稳定 , 而且还降低了成本(绕过了美国专利) 。 又比如一种地面环境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 这会让华为的激光雷达提高对复杂地面环境的感知效果 , 打个比方就相当于近视眼带上了眼睛 , 可以看的更清晰了 。 还有一种也是提高精度的专利 , 这里就不一样介绍了 , 总结起来我们会发现 , 华为激光雷达在发射、扫描和探测三个最重要的方面 , 都取得了核心突破 , 所以它的问世才会造成轰动 。 当然我们还得认清一件事 , 那就是华为攻克了许多核心专利 , 但是在这个领域美国依然是领头羊 , 不仅核心专利多 , 而且制造工艺也更先进 , 关键是许多元器件基本都能自产 , 而我们的激光雷达虽然攻克了 , 但是有的元器件依然需要进口 , 不过更多已经国产化的路上了 , 所以华为的激光雷达才能把价格打下来 , 不过华为说的300美元一事 , 大家听一听就是了 , 现在华为几乎做不到这一点 , 为何这么呢?因为激光雷达的成本基本被压倒极限了 , 除非有新技术问世 , 而且华为隐藏了没有公布 , 否则按照现有技术几乎没办法把售价做到这么低 。
比如要做一个有效探测距离200m以上一个激光发射器 , 我们的成本就要近100美元 , 还有其它元器件的成本 , 而且不少我们还无法国产必须依赖进口 , 更重要的是 , 加工相关芯片和元器件的精密仪器 , 也基本靠进口这就推高了成本 , 所以华为售价300美元一台激光设备的说法 , 只能在未来某个时刻可以实现 , 现在几乎做不到 , 不过不排除华为亏本出售抢占市场 , 激光技术的变革注定会让96线的雷达成本降下来 , 这是肯定的趋势 , 但没有突破性的技术暂时做不到 。 顺便说一下 , 华为这些年投资了许多激光雷达的相关公司 , 比如前面说的长光华芯等 , 其实就是在布局激光雷达 , 当然他们布局这些也跟华为其它业务有重叠 , 比如还许多技术还能用到海思芯片上面 。
现在我们可以肯定的是 , 在车载激光雷达领域 , 我们取得了重大突破而且降低了价格 , 技术上和美国还有差距 , 但至少我们在车载激光雷达领域算是有了零的突破 , 从2019年开始 , 我国更多企业都纷纷展出了激光雷达 , 比如一家名叫北醒的企业 , 就自研了一种固态激光雷达 , 还有速腾聚创等 , 也是在2019年展出了相关产品 。 2020年 , 速腾聚创又宣布该公司的固态激光雷达售价1898美金一台 , 采用125线 , 据传已经和全球最高线速128线的机械师激光雷达能一较高下了 , 至于真实与否几年后就知道答案了
【中国急需攻克的35项技术,谈谈我国车载激光雷达的进展】随着越来越多的中企进入激光雷达并取得突破 , 未来激光雷达技术肯定会突飞猛进 , 比如华为就宣布500线的激光雷达已经在路上 , 而且专利可能超过一万个 , 所以未来我们在车载激光雷达领域 , 挤入第一梯队完全没问题了 , 关键就是要进一步把元器件、精密设备等国产化了 , 这也是我国许多产业的普遍问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