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伍送别成永别!徐鹏龙二叔:他自小虽然话不多,但是太懂事了( 三 )


2017年夏天 , 刚中专毕业的徐鹏龙看到同庄村拉满了征兵的广告 。 徐鹏龙告诉母亲 , 自己也想去当兵 。 母亲姜华良见儿子态度坚决 , 在与父亲徐兴义便同意了儿子的请求 。 在经过多轮选拔之后 , 徐鹏龙成功地当上了一名武警消防战士 。
新兵入伍的时候 , 徐鹏龙胸前带着红花别提多神气了 。 在农村 , 当兵可是件大事 , 远近的乡亲们都来为徐鹏龙送行 。
父亲徐兴义与徐鹏龙的二叔向村子里面的亲戚接了一辆车 , 一行人高高兴兴的将徐鹏龙送离 。 临行前徐鹏龙在山东交通技师学院的室友前来为徐鹏龙送行 , 徐鹏龙与室友们一一拥别 。 临上车时 , 徐鹏龙还不忘鼓励同学们也去报名参军 。
徐鹏龙走后 , 前来送别的父母与同学们凝望着渐渐远去的运兵车 , 瞩目久久方才离开 。
去到部队的那年 , 作为新兵 , 徐鹏龙作训十分辛苦 。 但从小就得到锻炼的他 , 自然是不会被这样的艰苦所击倒的 。 部队第一年 , 徐鹏龙在作训上就样样突出 , 深得部队领导的喜爱 。
平日里 , 徐鹏龙每月只要拿到津贴就往家里面寄 。 义务兵第一年津贴很少 , 只有几百块钱 , 但是徐鹏龙愣是一分不落的都寄回了家里面 。
母亲姜华良曾劝过徐鹏龙说在部队还是自己留一点 , 有时候也好与领导 , 战友们联络下感情 。
听完母亲的话 , 徐鹏龙一身正气地说道:“我不会做那些吃喝送礼的事儿 , 我也不会去学那些 , 我相信凭自己的努力和实力就能把工作做好 。 ”听到儿子的回答 , 姜华良万分欣慰 。 试问天下父母 , 谁家有这样的儿郎不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呢?
徐鹏龙在部队稳定下来之后 , 父亲徐兴义便与母亲姜华良商量 , 拿出积蓄在离家老宅不远处又另外为徐鹏龙起了一间房子 。
准备着等徐鹏龙将来复员了 , 回家娶媳妇用 。 这间房子成为了两老对于未来的无限憧憬 。
壮哉!——沂蒙山的好儿郎时间过得很快 , 一转眼两年的时间悄然而逝 。 徐鹏龙也已经是第二年的兵了 , 在部队徐鹏龙也开始承担起更多的作训任务 , 有时候还要负责带领新兵作训 。
19年3月 , 徐鹏龙在营房里面迎来了自己19岁的生日 。 19岁的青春年华 , 优秀的人民子弟兵 。 一切的美好都在这个年轻人的身上体现着 , 但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个年轻而富有希望的生命会就这样曳然而止呢?
徐鹏龙所服役的凉山州森林资源丰富 , 但是一年四季降水分布十分不均 。 尤其在每年雨季来临前 , 都是火灾的高发期 。 19年2月 , 光是当地应急管理部接报处理的森林草原火情就多大54起 , 这其中凉山州要占三分之一 。
刚过完19岁生日的徐鹏龙几乎每天不是在处理火情 , 就是在处理火情的路上 。 这段时间 , 整个中队都是以及战备状态 。
19年3月30日晚上 , 刚从大棚里劳作回家的徐兴义、姜华良夫妇用只能手机给儿子拨了一个视频电话 。
在电话的另一端 , 徐鹏龙用疲惫的声音对母亲说:“妈妈 , 我这是刚从外面灭火回来 , 忙活了三天三夜了 , 正要准备洗刷睡觉 。 ”
听完儿子的话 , 母亲姜华良匆匆挂断了与儿子的通话 , 独自在家哽咽起来 。 然而姜华良绝对想不到 , 这将是他与儿子的最后一次通话了 。
挂完母亲的电话之后 , 刚睡下没多久的徐鹏龙又在紧急集合的哨声中起身 。 穿好装备之后 , 立刻出警处理火情 。
这一次发生火灾的地方是凉山木里县 , 着火点在海拔3800余米左右 。 由于交通不便 , 地形复杂 。
救火队员只能抵近作业 , 很多救火设施都用不上 。 经过一夜的奋斗 , 在场的27名消防队员和三名森林防火员一道将明火扑灭 。 可意外的是 , 在当天下午 , 原本被扑灭的火点又再一次冒起了浓烟 。
见状不妙 , 徐鹏龙等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参与救火的另外3名森林防火员一道小心地迂回接近冒烟点 , 准备再次实施救火作业 。
谁知 , 这时候一阵狂风掠过 , 高浓度的一氧化碳混合着空气扩散到了很大的一片区域 。
随即 , 着烟点上冒出了几处火苗 , 瞬间将混合着空气的可燃物、一氧化碳引爆 。 一下子 , 在场的30人全部被爆燃的林火全部吞噬 , 无一幸免 。
4月1日凌晨 , 部队的电话打到了徐鹏龙的老家 。 在睡梦中被惊醒的徐兴义、姜华良二人在电话中只是听到中队指导员用万分悲痛的语气告诉老两口:“为了人民安全 , 为了保卫国家 , 徐鹏龙牺牲了!”
老两口一夜无眠 , 凌晨4点 , 老两口已经在去往机场的路上了 , 他们要去接自己的孩子回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