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我国是白银流通大国,但却不盛产,那么白银是从哪里来的?



百年前我国是白银流通大国,但却不盛产,那么白银是从哪里来的?

文章图片

百年前我国是白银流通大国,但却不盛产,那么白银是从哪里来的?

文章图片

百年前我国是白银流通大国,但却不盛产,那么白银是从哪里来的?

文章图片

百年前我国是白银流通大国,但却不盛产,那么白银是从哪里来的?

文章图片

晚清时期 , 各种不平等条约当中的赔款 , 动辄数千万两乃至数亿两白银的金额 , 我们的既定印象里 , 咱们古代好像有许多的白银 , 人们也主要用白银当钱 。
然而实际上 , 古代大多数时期的主要钱币是铜钱 , 白银的普遍其实很迟 。
不仅如此 , 我国是个整体上银矿稀缺的国家 , 黄金白银的本土产出从来都不是很多 , 可在明清时期我国却被称作白银帝国 , 而巨额的白银 , 主要来自于当时的对外贸易顺差 。
我国最早的银锭铸造起源于汉朝 , 之后历代都有铸造 , 但有一点 , 那就是古代大部分时候白银并不作为主要的流通钱币 , 人们日常用的 , 主要还是铜钱 。
白银毕竟太稀缺了 , 国内的银矿非常稀少 , 银产量不高 , 日常交易中直接用银子很不便 。
古代的人们 , 日常生活中主要使用铜钱 , 而黄金和白银 , 往往作为价值尺度与储藏手段 , 要使用的话 , 需要折算成铜钱 , 很少会有人拿着白银去买东西付账 。
宋朝时期 , 白银的地位显著提升 , 但这一时期经济繁荣 , 人们在日常交易之中 , 觉得带着大量的金属钱币很麻烦 , 所以也就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 即交子 , 这是银票的前身 。
元朝时期 , 白银成了真正的流通钱币 , 但明朝却又禁止金银流通 , 要求使用纸钞 。
然而尴尬的是 , 民间的白银流通从没少过 , 甚至于就是明清时期 , 大量国外的白银 , 通过大规模的贸易涌入国内 , 因此明清时期的中国在世界上 , 被称作“白银帝国” 。
明清时期 , 中国的白银主要有两大来源 , 一个是隔壁的日本 , 另一个就是新发现的美洲 ,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 , 被视作资源匮乏的日本 , 古代实际上拥有非常丰富的金银资源 。
明朝中后期 , 东南倭患不断的一个重要原因 , 就是那时有许多日本人走私白银来明朝 。
从公元1540年到明朝结束这一百年时间里 , 日本平均每年有七十五吨白银涌入明朝 , 总量的话也就是七千五百多吨 , 这是极其惊人的数额 。
除了日本 , 美洲的秘鲁、墨西哥与阿根廷都有巨量银矿 , 这些都被西班牙人与葡萄牙人等欧洲人掠取 , 但绝大多数的美洲白银 , 后来又通过贸易进入了中国 。
明朝时期 , 仅仅每年从葡属果阿进入澳门的白银 , 就在三万公斤以上 。
按照目前的保守估计 , 明朝时期包括日本与美洲在内 , 全球大约一半的白银都流入了中国 , 也因此中国从那时候开始 , 就被称作“白银帝国” , 由此名扬世界 。
实际上明朝在刚建立的时候 , 以铜钱为唯一法币 , 洪武八年突然定用大明宝钞 , 朱元璋打算用银票取代铜钱 , 可尴尬的是 , 明朝发行银票居然没有准备金 。
因为随意滥发银票 , 宝钞一直处于贬值状态 , 宣宗时期 , 宝钞已形同废纸 。
从英宗时代开始 , 明朝逐渐解除了对于白银的禁锢 , 而白银也逐渐成为了现实流通钱币 , 也大致上从这个时期开始 , 我国古代才真正开始大规模使用白银当做日常交易钱币 。
因为白银大规模使用 , 可国内的白银资源实在太少 , 就在明朝头疼的时候 , 美洲大量的银矿被发现了 , 大航海时代 , 越来越多的白银通过海上贸易进入中国 。
当然 , 明清时期常有海禁 , 所以也经常出现白银紧缺的情况 。
但非常可怕的是 , 明朝白银并没有掌握在国家的手里 , 大量进口白银由巨商把持 , 这些人掌握着明朝的经济命脉 , 而这也成为了后来明朝走向终结的一张催命符 。
在西方工业革命发力之前 , 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实在是太强大了 , 中国出产的瓷器、茶叶、丝绸之类在世界上当时都是硬通货 , 根本不愁卖 , 所以自然能够换回大量白银 。
然而西方的商品 , 直到清朝时期 , 对于中国也没什么吸引力 。
虽然本土的白银储量跟产量很有限 , 但是古代的中国 , 通过大规模的对外贸易 , 最终还是从全球各地吸收白银 , 然后才积累出了惊人数量的白银资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