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学中最迫切的研究——量子引力与超对称,未来科学的出路( 二 )


  • 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
问题出在哪里??这种不一致要求量子引力理论来解释所有的力 。 它以类似于量子力学预测光子存在的方式 , 推测出一种叫做 \"引力子 \"的无质量粒子的存在 。 引力子是介导引力的粒子 。
引力子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粒子 , 它必须根据量子引力的预测而存在 。 但问题是 , 由于引力是一种极其微弱的力 , 利用今天的任何粒子物理学实验 , 都不可能制造出引力子 。
然而 , 如果我们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来描绘物理世界/维度 , 那么有一个很小的可能性 , 那就是我们可能很快在某一天找到这样的一个粒子 。 如果宇宙有超出3维空间的微小维度 , 我们就有可能找到引力子 。
谈到量子引力 , 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许多进展 , 但有两个理论在数学一致性方面非常突出 , 它们在统一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方面似乎很有希望 。
  1. 超弦理论
  2. 环量子引力论(圈量子引力)
超对称弦理论?该理论提出存在一种被称为弦的一维物体 , 它能形成闭合的环 , 然后这种环的运动发生在10维空间 。 一个环的直径是普朗克长度的数量级 。
在这个理论中 , 一个环的振荡可以产生一个无质量电荷的引力子 。 但由于没有超对称或弦的实验证据 ,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 弦理论可能被证明不过是数学上的猜测 。
用振动的弦代替点状粒子的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 弦理论预言了一种质量为零、自旋为2的粒子 。 两位数学物理学家约翰-施瓦茨( John Schwarz)和乔尔-舍克(Joel Scherk)在1974年发现 , 这个粒子正是引力子 , 引力的量子载体 。 这为调和引力与量子力学创造了一个极其惊人的出路 。 理论物理学家伦纳德-姆洛迪诺(Leonard Mlodinow)称赞施瓦茨和舍克的 \"惊人发现\" , 即引力是弦理论的一部分 , 可以 \"调和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间的矛盾\" 。
  • 多种振动弦
超弦理论 , 被现代科学界许多伟大的知识分子 , 包括1990年菲尔兹奖获得者和数学物理学家爱德华-威腾(Edward Witten) , 认为是最有希望成为万物理论的理论 。 然而 , 该理论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 超弦理论是建立在超对称的基础上的 , 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这种超对称粒子 。 因此 , 基本上 , 缺乏实验证据是对该理论的严重限制 , 尽管它在理论上是准确的 , 极有希望的 , 在数学上也是非常一致的 。
环量子引力?论(LQG)LQG指出 , 时空在与普朗克尺度相当的尺度上是明确量化的 , 并且具有隐性的颗粒结构 。
在四维时空中 , 这些环导致了自旋泡沫( spin foam) 。 它已经成功地将量子引力重整化为2个环 。 但如何将物质加入到理论中 , 以及如何将理论从普朗克尺度扩展到低能量尺度 , 又扩展到连续体层面 , 目前尚不清楚 。 如果我们用这些节点和网格线来描绘三维的自旋网络 。 它看起来像这样:
环量子引力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86年 , 当时印度理论物理学家阿贝·阿西提卡(Abhay Ashtekar )提出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场方程的量子公式 。 1988年 , 物理学家李·斯莫林(Lee Smolin)和卡洛·罗韦利(Carlo Rovelli)扩展了这一研究思路 , 并在1990年表明 , 在这种方法下 , 引力是量化的 。
环量子引力论三个成功之处是:
  1. 它量化了广义相对论的3维空间几何 。
  2. 它允许对黑洞熵进行计算 。
我们可以理解环量子引力论的方式是 , 它纳入了广义相对论 , 基本上只是广义相对论的量子几何版本 。 它使时空离散 , 不需要一个力的载体或任何粒子(引力子)来描述引力 。
到目前为止 , 还没有一个这样的理论被普遍接受并被实验所证实 。 因此 , \"量子引力 \"这个词实际上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 , 而不是一个理论 。
因为它是一个未解之谜 , 所以它是物理学界最吸引人的话题之一 。 寻找一个合适的 \"量子引力理论 \"已成为现代物理学中最关键的研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