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 , 同时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目前为止人类足迹所到过的最远的地外天体 。 对月球开展深入探测 , 不但对于了解地球和月球的演化发展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 同时也能作为人类进行深空探测的一个坚实的“跳板” , 为人类进行更远距离的深空探测、实现远距离的载人航天甚至改造地外天体积累丰富的经验 。
自从上世纪70年代美国阿波罗计划将宇航员送上月球之后 , 能够重新登上月球一直是人类共同的梦想 。 近年来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 世界上主要的几个航天大国 , 又将月球作为太空探索的重要对象 , 开展了一系列尝试和实验 , 比如我国的嫦娥系列探测器 , 不但实现了在月球背面着陆的壮举 , 同时也在月球正面采集了部分月壤样本 , 我国继前苏联和美国之后 , 成为第三个从月球带回土壤样本的国家 , 目前样品在我国多个科研机构的分别努力下 , 正在加快进行分析研究 , 由于带回的样本是从月球表面最“年轻”的区域采集的 , 其他国家根本没有这个条件 , 以漂亮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此羡慕不已 。
正因为月球探索对于今后的太空探测的重大意义 , 而且月球表面还蕴含着丰富的资源 , 特别是氦3这种资源 , 是发展可控核聚变的一种理想原料 , 如果能够大规模开采 , 那么势必会为正在突破的“人工太阳”研究提供新的物质源泉和保障 , 无论是对缓解世界能源危机、推动能源技术革命、促进太空探测领域动力技术突破都将有深远影响 。
所以世界各国对于月球的新一轮探测计划 , 都在紧锣密鼓地展开或者筹备着 , 比如我国的嫦娥六号、与俄罗斯共建月球基地计划 , 美国筹划的、但一直推迟进行的重登月球-阿尔忒弥斯计划等等 , 可以说 , 在未来较长时间内 , 月球将重新成为大国之间开展竞争与合作的“兵家必争”之地 。
然而 , 要想真正地实现在月球上大范围地探测或者进行太空实验 , 仅靠环绕探测器、月球车和寥寥几人的载人登月 , 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 需要建造面积更大、功能更全、设备更完备、可供大批人工作和生活的月球基地 , 在这样的需求之下 , 月球没有大气层、氧气和液态水几乎没有等这样的问题 , 就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 。 拿氧气来说 , 如果是几名宇航员登月 , 靠着携带的氧气瓶或许可以解决 , 也可以利用液态水的电解来制备 , 毕竟需求量不太大 。 但是 , 要想在月球基地内全面可靠安全地进行供氧 , 只靠飞船携带或者电解水的方式 , 不仅麻烦、周期长 , 而且成本会非常高 。
有人肯定会说 , 月球上并非完全没有水资源 , 能不能就地利用呢?的确 , 在月球的两极和某些大型陨石坑的背阳之处 , 是存在着一些固态冰资源 , 不过截至目前为止 , 我们关于月球固态冰的数量、具体分布位置、周围的环境和地质状况掌握的信息还很少 , 况且那里平均温度都在零下160摄氏度左右 , 如果在这么低的温度下进行持续性开采、如何制造和选择可以大规模开采的设备、如何运输到月球基地去 , 这都是不确定性因素 , 要想实现这样的目标也非短期可以解决的问题 。
那么 , 最好的出路 , 就是利用月球表面分布着的大量月壤资源 。 由于没有大气层的保护 , 原本分布在月球表面的岩石 , 在太阳高能粒子流、宇宙辐射的长期、持续作用下 , 发生了非常明显和深度的“风化” , 裂解为非常细碎的颗粒或者粉末 , 继而铺满月球的表面 。 月壤在月球表面的分布状况不一 , 深度也不一致 , 有的地区比较薄 , 有的能够达到十几米深 。
月壤的主要成分包括岩石碎屑、粉末、颗粒较小的角砾物质、小行星撞击后散溅的熔融玻璃态物质等 , 共同组成了结构比较松散的混合物 。 如果从组成物质的化学成分看 , 主要是铁、铝、硅、镁等的氧化物 , 既然是以氧化物为主导 , 那么氧元素的综合占比肯定是很高的 , 据测算 , 月壤中氧元素的比例可以达到40%以上 , 如果能将这些氧元素从月壤中提取出来 , 那么月球表面分布的那么多月壤 , 足可以为月球基地提供氧气充足的来源 。
推荐阅读
- 中科西部干细胞研究院:干细胞如修理大师,调整失控的免疫系统!
- 形变:研究人员发现使病毒失活的新策略
- 基于血红蛋白的氧载体化合物可以保障宇航员的安全
- 小伙浏览不良网站看到一段视频,发现女主角竟是女友,气得报警
- 研究: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再次感染风险或降低87%
- 奥密克戎揭示了人类免疫力
- 研究显示:感染了新冠的HIV患者容易产生新冠病毒变异
- 考古学家怀疑是史前核战争遗址的摩亨佐·达罗古城,古印度文明
- 为什么全世界有那么多“蛇岛”,而且岛上的蛇还会越来越毒呢?
- 新冠病毒最终可能走向“静默”与人类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