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冬预警、地球降温来了?2021年可能是双拉尼娜年,气候或大变( 二 )


一般来说 ,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会交替出现 , 大概是四年为一个“轮回” 。 但是 ,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 , 这两种现象出现得越来越频繁 , 而且规律也更加“难以捉摸” 。
“双拉尼娜年”
根据气象学者的预期 , 在上半年的拉尼娜现象结束之后 , 2021的年末有可能再次迎来拉尼娜现象 , 这个概率甚至达到了百分之七十 。 拉尼娜现象带来的后果会是什么呢?首先就是降水量的变化了 , 由于暖水将在西太平洋聚集 , 所以南美将会迎来一个比较干旱的时期 。
但我们要注意到的是 , 南美在不到一年之前就已经经历了一次干旱 , 这有可能是70年以来南美地区最为干旱的一年 。 南美的农业和畜牧业非常发达 , 能够给世界各国供应大量的食物出口 , 如果南美的农产品产量持续下降 , 会不会对我们的食物供应造成影响?
除了这一点以外 , 拉尼娜现象也会对我国的气候产生影响 。 由于冷水将聚集在西太平洋 , 所以我国的冬天有可能变得格外寒冷 , 迎来比以往更加明显的冷冬 。 不光是我国 , 地球的整体气候也会比往常更加寒冷 。
或许有人会觉得 , 在全球变暖日益加剧的当下 , 能够给地球降温不是一件好事吗?但是我们也要明白一件事 , 那就是拉尼娜确实有可能让全球气温变低 , 但往往在之后也会紧跟着发生厄尔尼诺现象 , 在之后会不会引起全球气温的大反弹也说不定 。
我们自然是不希望冷冬出现 , 因为冷冬往往会带来霜冻灾害 , 接下来往往也会迎来更加炎热、干旱的夏季 。 但值得庆幸的是 , 这种冷冬也未必一定会到来 , 可能气温比较低的时候只有大概一到两个月 , 剩下的时间里气温又会回暖 , 我们现在也不用太过担心 。
不过对于农业生产来说 , 这种情况还是“宁可信其有”的 , 早早地做好预防 , 能够在寒灾到来的时候不至于有太大的损失 。 或许很多人还是难以理解 , 地球未来的气候到底会怎么变化?
未来气候的变化
尽管大多数人都认为地球将在未来持续变暖 , 但也有一些科学家做出了相反的预测 。 地球气候不仅仅和这颗星球本身有关 , 我们的恒星太阳的活动变化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 当太阳活动比较剧烈的时候 , 就会释放出更多的太阳辐射 , 那么地球的温度也会增高;反之如果太阳的活动趋于“平静” , 那么地球的温度就会降低 。
几万年前 , 地球曾经出现过一个漫长的冰河时期 , 生活在那个年代的动物大多有着极为耐寒的生理构造 , 比如我们熟悉的猛犸象就有着厚厚的毛皮 。
除了明显有着较低气温的冰河时代 , 地球上也还存在着“小冰河时期” , 简称小冰期 。 小冰期的降温幅度没有这么大 , 但是却来得更加频繁 , 比如上一次小冰期大约是15-20世纪初期 , 这段时间也被我们称为“明清小冰期” 。
此外 , 有学者称地球将在接下来再次进入一个小冰期 , 虽然完全进入这个状态还需要数百年 , 但是地球的气候将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逐渐变冷 , 这是可以肯定的 。 研究者的结论和我们以为的全球变暖似乎有所不同 , 但这其实是并不冲突的两种变化 , 因为造成这两种现象的原因是不同的 。
人类如何面对?
不管是小冰期到来 , 还是全球在今后持续变暖 , 地球将会迎来气候上的改变是不可避免的 。 从一方面来说 , 地球的气候确实从诞生以来就在不断地改变着 , 比如我们能够从过去的化石中见到曾经气候对于生物的影响;从另一方面来说 , 人类的活动确实也加快了这种变化 , 过去数十年的改变也许是地球自然状态下需要数百甚至上千年才能够做到的 。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 , 人类应该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对于环境带来的影响 , 避免在事情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层面上才真正后悔 。
拿人类排放温室气体这一点来说 , 数十年来对于地球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经远远超过地球自我修复的速度 。 尽管拉尼娜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全球范围内的升温幅度 , 但是在其抵消了一部分之后 , 温室效应依旧存在 。
因此 , 我们不能够产生任何的侥幸心理 , 必须在今后持续节能减排 ,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 保护我们的地球环境不继续向着更加糟糕的方向发展 。 人类想要发展自然是理所应当 , 但我们也需要考虑这样做带来的后果 , 凡事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
结语
作为现在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 中国对于环保不可谓不重视 。 我们目前已经设置了各种各样的法律法规来减少碳排放 , 对于国内的土地荒漠化、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的治理也是不遗余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