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描述宜居带边界及其如何受到恒星种类影响的图像
就像Schwieterman 所说的一样:我们不期望发现环绕M型矮星的行星或潜在的宜居带外圈的行星上有智慧生命体或技术印记 , 这些发现强烈地展示了什么是“潜在宜居带” 。
更复杂一点的说法是 , 这个研究进一步限制了宜居带行星的范围 。 在2019年 , 研究证明红矮星系统不一定有使得生命形成的原料 , 并且红矮星没有足够的允许光合作用发生的光子 。 这些都表明宇宙中实际存在其他生命的可能比想象中更小 , 但是宜居带的范围仍需要进一步确认 。
幸运的是 , 随着望远镜的发展 , 我们得到确认的那一天不会太远 。 前沿的望远镜包括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JWST) Extremely Large Telescope (ELT) 和 Giant Magellan Telescope(GMT) , 它们和其他先进的仪器被认为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进一步描述系外行星的特点 。 到那时 , 我们将知道更多关于其他生命体的信息 。
BY: Matt Williams
FY: 7cHL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 , 请在作品发布后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 , 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
- 为人类敲响警钟!57000年前的尸体重见天日,史前生物现身引发关注
- 哈勃望远镜捕捉到星爆图像,恒星正在形成?
- 照亮月球最黑暗的区域
- 一个神秘物体,既不像超新星又不像脉冲星:它是什么?
- 全球最强太空望远镜就位!斥资100亿,将探索135亿年前第一批行星
- 一百多颗恒星“消失”,是什么原因?科学家怀疑是外星文明干的
- 美国碰瓷也没用!中国成功问鼎世界第一后,太空又传来好消息
- 断肢能重生?科学家用药物使青蛙断肢重生!什么原理?人行不行?
- ?关于多普勒摆动的介绍
- ?人类需要用新颖的通信方法、工具和技术来搜索外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