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首次针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干细胞临床试验 。 这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的I/II期研究 , 研究对象为二十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 , 涉及到的药物有特立帕肽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
特立帕肽是一种骨质疏松症药 , 优先刺激成骨细胞活性 。 1年的随访评估发现 , 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特立帕肽干预是可行和可耐受的 , 通过促进骨结构对骨折愈合有临床益处 。 另外还发现 , 联合干预组的患者在功能障碍指数、视觉模拟评分等方面有明显提高 。
间充质干细胞 , 为骨骼健康加“骨”劲
干细胞干预骨质疏松在过去一般使用的多是骨髓来源干细胞 。 但骨髓来源的干细胞存在以下问题:取材时对患者有损伤 , 患者有骨髓疾病时不能采集;制备过程不容易质控;移植给异体可能引起免疫反应;随着年龄的老化 , 干细胞数目显著降低 , 增殖分化能力大幅度衰退等 。 以上这些因素都限制了干细胞临床应用 , 使得寻找骨髓以外其他可替代的间充质干细胞来源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 与其他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相比 , 围产组织间充质干细胞具有高增殖率和广泛的多能性、低免疫原性和免疫调节潜能 。
围产组织间充质干细胞表达低水平的人类白细胞抗原I类 , 而不表达白细胞抗原DR导致低免疫原性 , 这在临床应用上有很大的优势 。
此外 , 与来自骨髓或脂肪组织的间充质干细胞相比 , 围产组织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更大程度地抑制丝裂原诱导的T细胞反应 , 具有更好的免疫调节潜能和抗炎作用 。 新的证据表明 , 炎症对骨转换产生显著影响 , 导致骨质疏松症 。 一旦骨修复过程开始 , 炎症反应必须停止 , 以避免更多的损伤 。 因此围产组织间充质干细胞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更具优势 。 间充质干细胞是很有希望的骨再生疗法 。 近年来 , 围产组织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质疏松症已进行到临床试验阶段 , 随着对其潜在的分子机制的了解加深 , 并进一步结合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 , 未来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潜力将得到更好的发挥 。
推荐阅读
- 死亡率逐年增加!河南科学家取得恶性肿瘤治疗重大进展,引发国际关注!
- “杀人鸟”袭击人类的事件一共8起,其中四例重伤,一例死亡
- 中科西部干细胞研究院:干细胞有效改善骨质疏松症
- 血小板释放的ATP优化生物发光分析及其在抑制剂高通量筛选中应用
- 1.6亿摄氏度燃烧20秒!中国人造太阳的成功对全人类意味着什么?
- 淋巴瘤 全球永久冻土融化,或致古病毒被释放?中国青藏铁路“堪忧”
- 化石 大火的元宇宙,这把火能烧多久?
- 发病率 4组图片告诉你:色盲眼中的世界长什么样?对比普通人有何不同?
- 江苏省 江苏一48岁女子,每天吃一片叶酸,坚持半年,她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