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不论是医药、民生、科技航天等哪一方面 , 国际之间的发展情况永远都逃不开被相互比较的命运 。 但这并不是完全没有好处 , 比如相互对比可以加强彼此之间的竞争意识 , 有助于推进发展 。
中国空间站自投入建设开始 , 国际上就有不少眼镜一直保持持续关注 。 因为目前世界上只有两个空间站 , 一个是由国际上多个国家合作完成研发的国际空间站 , 还有一个就是我国主导研发的天宫空间站 。
因此 , 不少国家和个人多难免会将两个空间站拿出来作比较 , 到底谁更先进?
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 是在轨运行最大的空间平台 , 支持人在地球轨道长期驻留 。 从建造运行投入到使用 , 其都是人类史上规模最大、耗时最长且参与国家最多的空间国际合作项目 。
国际空间站整个研发和设计项目一共有16个国家一起进行 ,从1998年正式开始建站工作开始 , 到2010年全部建设任务完成 , 转入到全面使用阶段 , 依旧是参与建造的多个国家共同运营和维护 。
国际空间站长73米 , 宽109米 , 加压空间为916平方米 , 总质量419725 千克 。 其轨道速度是每天15.54圈 , 轨道倾角为51.64度 。 多个分舱由不同国家各自认领 , 分开设计研发 , 也承担主要的维修责任 。
国际空中的原本打算在2028年退休 , 但到2020年 , 舱内就已经有轻微漏气的现象 , 但始终没有找打原因 , 后续拟定退休时间提前到2024年 。 俄罗斯也有计划在2025年就退出国际空间站的整体合作项目建设与维护 , 并有意开始建造自有空间站 。
【中国空间站VS国际空间站,相差数百吨,天宫空间站有哪些优势?】
中国空间?站?
中国空间站(China Space Station)也叫“天宫空间站” , 轨道高度为400-450公里 , 倾角42-43度 , 设计寿命为10年 , 长期驻留3人 , 总重量可达180吨 , 以进行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 。
在空间站建造的任务规划当中 , 我国提前部署了2021年到2022年一年内的飞行任务 , 预计前后实施11次 。 其中包括三次空间站舱段、四次货运飞船和载人飞船的总体发射计划任务 , 直到2022年 , 将完成全部对空间站内所有的计划建设 。
天宫空间站的外部组合基本结构大致呈“T”字形 , 实验舱主要停靠在核心舱的左右两端 , 货运飞船和载人飞船分别对接于其前后两端 。 这样的设计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 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组偶出调整变更 , 将前端的对接舱(问天号实验舱和梦天号实验舱)位置转移 , 组成“十”“干”字型的结构 。
和国际空间站相比 , 天宫空间站180吨的体量和其相差近240吨 , 又有哪些优势呢?
优势?
首先最显而易见的 , 就是在全世界人民都能在直播中看到的那样:空间超大超整洁!
在宇航员的镜头中 ,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类似于仓库房的站内空间 , 并且看上去和以往记忆中出现的国际空间站不太一样 , 明显更加宽敞明亮 。 当然 , 这也是因为不同的舱内具有不同的功能设备而导致的配置不一的缘故 , 并不代表孰好孰坏 。
但是 , 我们也不可否认 , 中国空间站的内部空间规划确实要更加宽阔一些 。 比如俄罗斯新换取的星辰号核心舱模块的空间已经比原来的曙光号活动空间更大 , 已经有46.7立方米 , 而我国的天和核心舱内部的活动空间已经超过了100立方米 。
推荐阅读
- 关于鹦鹉螺的知识,造型可爱的‘活化石’
- 这野兽真可怜!常被黄鼬咬断脖子,豹叼它喂幼崽,猞猁靠它过日子
- 刚刚启动!第一棒是他
- 中国空间站太阳能转化效率30%!美国不服:我换电池
- 私人公司也能训练宇航员,美国首个私人宇航员任务将于3月底发射
- 在国际空间站中,人类可能受到的伤害
- 事关月球采矿控制权,美国拒绝与中国合作,没想到中方已抢先一步
- 国际空间站附近现神秘黄色物体,绝非人类杰作,外星人的粪便?
- NASA终于宣布国际空间站将坠毁,时间:2031年1月,地点:尼莫点
- 史上唯一被陨石砸中的人,虽只受了皮外伤,但后续的麻烦却没停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