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会成为一家怎样的公司?( 二 )


在功能之外 , 小鹏认为城市NGP更是服务 。 要好用、可用、安全 , 除了本身设计 , 还要通过运营和生态 , 去迭代用户体验 。
比方说 , 优秀的城市NGP , 要具备特殊场景的处理能力 , 就要保持地图的新鲜度、提升感知能力;每个城市的交规、道路设施、驾驶习惯各有不同 , 也要针对性地做本土化、差异性适配;在节假日、早晚高峰、拥堵路段 , 也要有特别的运营策略 。
总结起来 , 吴新宙指出 , 下半场的入场券就是量产的城市场景辅助驾驶+全栈闭环能力 。 区别于上半场的全栈自研 , 指的是软硬件部署和研发;下半场的全栈闭环 , 指的是全栈自研的软硬件达到实际应用级别 。
这是小鹏为自己量身定制的入场券 。 从其他厂商的角度 , 并没有什么道理 , 比如就坐等华为、Momenta难道没有资格下半场了吗 。 当然是有的 。 事实上 , 小鹏有什么话事权呢 , 绝大多数企业才勉强进入上半场而已 , 凭什么一家公司既当球员又当裁判宣布下半场就下半场了呢 。
然而逻辑上的巨人 , 并不能挽救实际高度 。 因为小鹏就是来得更早 。 小鹏城市NGP将于2022年上半年开放首批城市部分道路的使用 , 小鹏也就此宣布自己率先进入下半场 。 自动驾驶时代和过去每一场拓荒是一个意思 , 它先来 , 它定义 , 它征服 。
它定义优势 , 是数据闭环和地图闭环;它定义核心使命 , 是从智能辅助驾驶进化为自动驾驶;它还在试图用自己的布局给下半场带节奏 。
在3.5之后 , 到2023年上半年就会进入4.0 , XPILOT将进行硬件上的全面升级 , 采用两颗Orin-X自动驾驶芯片 , 算力达到 508TOPS;感知能力二次增强 , 采用800万像素前视双目摄像及290万像素侧视摄像头 , 并采用高度集成、可拓展的自动驾驶域控制器;通讯速度升级至千兆以太 。
4.0的目标是率先实现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 , 可以串联停车场、高速、城市道路等不同场景 , 打通VPA停车场记忆泊车、高速NGP、城市NGP多个功能模块 。 同时通过数据闭环和软件迭代 , 实现长尾问题的收敛及安全性的提升 , 推进点到点的辅助驾驶 。
这个下半场的前半场来得比爱情还秃然 , 搭载4.0的一款新的中大型SUV将会在今年下半年亮相……
而到2022年下半年 , 小鹏还将涉足自动驾驶出行运营 。 何小鹏说他们不是为了做共享出行企业 , 而是要借此更快速获取更多数据及驾驶场景 , 赋能自动驾驶技术的更快进化 。
接下去5.0尽管没有标注时间节点 , 然而感觉上咩有那么不可预测 。
鹏宇宙的核心
回到开头的话题 , 如果说理想是一家本着互联网思维和高度实用主义把效率推向极致的新造车企业;蔚来是一家对于汽车的商业模式有着不同思考的新生活方式企业;小鹏则是一家明确的科技企业 。
它的一些副业是为主业服务的 , 比如补能 , 这是电动出行的基础 。
目前 , 小鹏拥有除特斯拉之外中国覆盖最全面的自建充电网络 , 包括超充站439座 , 免费充电站1648座 。
这次发布了从车到桩到站的全面升级 。 包括中国首个量产的800V高压SiC平台 , 充电峰值电流超过600A , 采用高能量密度、高充电倍率电池 , 充电5分钟最高可补充续航200公里 。
800V平台兼容不同电压等级的充电桩 , 但是为了充分发挥其潜力 , 小鹏配套做了首个量产铺设的480kW高压超充桩 , 采用充电枪液冷散热技术 , 通流能力可达670A以上 , 并且做了轻量化超细线缆设计 , 插拔力小、提拉重量轻 , 女性用户也能力所能及 。
有些则是看着不着调 。
比如飞行汽车 , 先前提到2024年将正式量产 。 何小鹏极不情愿提出这个节点 , 但是又反复重申要做难但正确的事 , 期待成为全球第一的低空载人飞行设备制造商 。
昨天展示了这个车的设计版 , 要真正能飞好开、起降便利、并且足够安全 。 它不同于VTOL , 具备一台车的基本属性 , 能够在大多数的公共道路上自由驾驶 , 并且具备足够的安全性及驾驶品质 , 不过何小鹏也直言无法做到五星安全 , 尽力追求四星……
平时的尺寸样态和现有车辆大小相当 , 但是采用机臂、桨叶折叠系统及锁止机构 , 可以切换飞行/陆地模式 。 不过不是那么自由 , 展臂大概需要12米的空档 , 所以不要想着堵车的时候能直接上天跑路 。
为了减重 , 将采用碳纤维单体壳车体、大量使用航空铝材、镁合金及特殊玻璃 , 并采用高能量密度、高放电倍率动力电池 , 高功率密度电驱 , 及通过机械结构集成设计减重 , 相比小鹏P7减重幅度达到接近50%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