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铜库存进入历史低点推动价格上扬 回顾LME历史以来因库存低位形成的价格波动



伦铜库存进入历史低点推动价格上扬 回顾LME历史以来因库存低位形成的价格波动


本周铜市场的剧烈波动使交易员们进入了历史 。 随着伦敦金属交易所(London Metal Exchange)的库存降至几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 铜的价格飙升至创纪录的每吨1000美元以上 , 这是供应紧张的标志 。 交易所对此的回应是发起调查并实施紧急规则 。
虽然在本月的铜库存紧张中没有任何违规的迹象 , 但LME在市场供应过剩或不足时有着丰富的历史和经验 。 事实上 , 这是一项与交易所本身一样古老的状况 。
伦敦金属交易所最早始于1887年 , 也就是伦敦金属交易所成立十年后 。 法国最大的黄铜制造商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Industriele et Commerciale des Metaux)的负责人皮埃尔·塞克雷坦(Pierre Secretan)领导了该公司 , 他成立了一个财团 , 旨在垄断铜市场 。 他买进了金属库存 , 并与世界上所有主要铜矿签订了合同 , 最终控制了世界80%的供应 。 使铜的价格上涨了一倍多 。 但高价格导致产量增加 , 而塞克雷坦无法为他需要购买的铜提供资金 , 致使铜价暴跌 , 引发了灾难性的损失 。
锡危机
1985年 , 伦敦金属交易所面临另一种危机:锡金属供应过剩 。 根据一项涉及22个国家的协议 , 国际锡理事会在伦敦金属交易所买卖锡 , 以维持稳定的价格 。 但在1985年10月24日上午 , 锡市崩溃:因供给过剩 , 无法继续支撑锡价 , 并且在债务的重压下违约 。 LME在市场上发出“末日”警告之际暂停了锡的交易 。 四年后 , 即1989年 , 它才恢复 。
锌危机
【伦铜库存进入历史低点推动价格上扬 回顾LME历史以来因库存低位形成的价格波动】从1991年开始 , Marc Rich试图垄断锌市场 。 这家贸易公司与两家大型锌生产商一起收购了LME 90%以上的锌库存 , 并成功地将价格推至两年高点 。 但随后伦敦金属交易所(LME)进行了干预 , 对远期合约设定了限制 , 并允许任何持有空头头寸的人推迟交割 。 不久价格就开始下跌 。 马克·里奇(Marc Rich+Co)最终亏损1.72亿美元 , 这场危机促使里奇退出了他创建的公司(后来成为嘉能可公司) 。
住友铜事件
在20世纪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 , 日本住友商事株式会社(Sumitomo Corp.)的交易员滨中康夫(Yasuo Hamanaka)因其在全球铜市场的份额而被称为“5%先生” 。 他在伦敦金属交易所建立了大量铜头寸推高了价格 。 但随着1996年价格下跌 , 他对市场的明显掌控开始衰弱 。 当他交易变得清晰时 , 有人透露他隐瞒了20多亿美元的损失 , 住友说这是未经授权的交易 。 滨中康夫被判处八年监禁 。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回应是大幅修改规则 , 试图避免未来的市场困境:它引入了“放货指导” , 迫使持有大额头寸的交易员将其放货给其他市场参与者 。
镍事件
2006年8月 ,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对镍市场进行了干预 , 此前镍库存跌至数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 价格创下历史新高 。 这一次 , 没有一位交易员对这一举动负责 , 而是中国的强劲需求和加拿大一家大型矿山的罢工共同作用的结果 。 作为回应 , 伦敦金属交易所对镍价的设定了上限 。 “这些都是例外情况 , ”当时LME首席执行官西蒙·希尔(Simon Heale)对彭博社表示 。 “这是一个极其紧张的市场 。 ”
来源:富宝资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