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老人感慨,“黄昏恋”的本质并不纯粹,只是一场人性的交易



63岁老人感慨,“黄昏恋”的本质并不纯粹,只是一场人性的交易

文章图片

63岁老人感慨,“黄昏恋”的本质并不纯粹,只是一场人性的交易

文章图片

63岁老人感慨,“黄昏恋”的本质并不纯粹,只是一场人性的交易



01
曾有人说过 , 在这个世上 , 一切的交往行为都离不开这一点 , 交易 。
年轻的时候 , 我们跟爱人结婚 , 这是一场长期的交易 。 女人帮助男人传宗接代 , 而男人则呵护女人一辈子 , 双方各取所需 。
工作的时候 , 我们与职场中的同事打交道 , 这是一场交易 。 我希望你能多支持我 , 你也渴望我能帮助你 , 双方一拍即合 。
上了年纪之后 , 我们希望孩子可以承担起“养老”的重任 , 这也是一场交易 。 我们养育了孩子 , 而孩子也需要养育父母 , 双方互惠互利 。
也许 , 很多人会说 , 这世上的人心怎么那么现实呢?为何一切都跟“交易”挂钩呢?很简单 ,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利益追求 。
就拿老人们都追求的“黄昏恋”来说 , 这是真感情吗?或者说 , 现代社会的“黄昏恋”信得过吗?
人这种生物 , 终究是不靠谱的 。 人就像是一个多元函数 , 随时都会发生改变 。 可以说 , 黄昏恋终究是不可信的 。
对于黄昏恋的本质 , 我们不妨听听别人是怎么说的 , 一切真相也就浮出水面了 。
02
刘大伯:一场黄昏恋 , 终究让我人财两空 。
刘大伯的妻子在十年前便去世了 。 这些年来 , 都是刘大伯一个人生活 , 连一个陪伴的人都没有 。
虽然说妻子不在了 , 还有儿女来陪伴 。 可刘大伯的儿女都无法陪伴刘大伯 , 因为他们都不在本省工作 , 而是到了广东打工 , 一年能回一次家就不错了 。
在这十年的孤苦生活中 , 刘大伯也过得不易 , 哪怕生个病都需要自己去挂号看病 , 连找个人帮忙都找不到 。
曾有人说过 , 人生最大的孤独 , 是老了之后疾病缠身 , 却无人能相伴 。
经历过这些之后 , 刘大伯便希望找个“老伴” , 陪他一同度过往后余生 。
三年前 , 年满60岁的刘大伯退休了 , 而他也开始了他的寻觅“老伴”之旅 。 他不仅经常去旅行 , 还参加了一些老年人活动 , 以求认识三观相似 , 遭遇相同的异性 。
皇天不负有心人 。 刘大伯在61岁那年 , 便遇到了“同病相怜”的陈阿姨 。 陈阿姨跟刘大伯一样 , 也是老伴去世 , 儿女在外打工 , 如今一个人居住 。
刘大伯觉得 , 同是天涯沦落人 。 于是乎 , 他们便开展了一段“黄昏恋” 。 也就是这一段“黄昏恋” , 让刘大伯后悔莫及 。
03
这两人交往了一段时间之后 , 便开始了同居的生活 。
刘大伯和陈阿姨刚开始同居时 , 其实相处得很不错 , 关系也很亲密 。 他们同床共枕 , 一同外出买菜 , 一同旅行游玩 , 就像是“恩爱夫妻”一般 。
陈阿姨觉得 , 刘大伯肯定把心思放在了自己身上 , 所以她便跟刘大伯说 , 希望他能给她点生活费 , 让她可以过得更好 。
刘大伯觉得 , 既然都跟她同床共枕了 , 那给她点生活费也说得过去 。 于是乎 , 刘大伯便应了陈阿姨的要求 , 每个月给她3000元生活费 。
拿到了生活费的陈阿姨 , 不仅经常跟刘大伯说“甜言蜜语” , 还经常跟刘大伯“掏心掏肺” , 不是说自己过得郁闷 , 就是说儿女们过得不好 。
后来 , 陈阿姨也抓住了刘大伯的弱点 , 不断地装可怜 , 不断地向刘大伯借钱 。 也许是因为刘大伯鬼迷心窍 , 被陈阿姨迷住了 , 所以他便无限度地把钱借给她 。
两年之后 , 刘大伯发现自己的存折没钱了 , 钱包也空了 , 便催促陈阿姨还钱 。 谁知道陈阿姨翻脸不认人 , 说没有欠条 , 她不承认借钱了 。
因此 , 这两家人便闹得很大 , 还上了法院打官司 。 原本同床共枕的双方 , 也成了分外眼红的仇人 。
04
在如今这个社会 , 那些“丧偶”或者“已然离婚”的老人都想谈一段黄昏恋 。 可是 , 这黄昏恋真的靠谱吗?双方真的是“真爱”吗?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 连你的原配都未必对你好 , 又何况是别人呢?
黄昏恋的关系 , 不过是“半路”关系罢了 。 你爱的人 , 终究是个半路人 , 他无论再好 , 都不可能完全对你真心实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