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与中国空间站一较高下?未来6年内,美国人打算建造三个空间站



要与中国空间站一较高下?未来6年内,美国人打算建造三个空间站

文章图片

要与中国空间站一较高下?未来6年内,美国人打算建造三个空间站

文章图片

要与中国空间站一较高下?未来6年内,美国人打算建造三个空间站

文章图片

要与中国空间站一较高下?未来6年内,美国人打算建造三个空间站

文章图片
【要与中国空间站一较高下?未来6年内,美国人打算建造三个空间站】

要与中国空间站一较高下?未来6年内,美国人打算建造三个空间站

文章图片

2021年对于我国来说就是一个“航天年” , 在过去的9个月里 , 长征系列火箭进行了数十次发射 , 将多颗卫星送上蓝天 , 将多批航天员送入太空 , 最重要的是 , 准确无误地将天和核心舱送入400公里高近地轨道 , 代表着中国空间站崛起了 。
中国空间站入轨没多久 , 先后有两批中国航天员体验了天和核心舱内部舒适的生活 , 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 清新的空气 , 美味营养的食品 , 这与运行了21个年头的国际空间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杂乱无章的线路 , 简直可以用“一片狼藉”来比喻 。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 中国空间站的高大上 , 而国际空间站已经步入“晚年” , 由于多方面原因 , 俄罗斯失去与美国再次合作的兴趣 , 闹着要与美国“分家产” , 17国加入了中国空间站发展计划 , 正在努力学习中文 , 美国快成“孤家寡人”了 。

国际空间站现在是故障频出 , 能支撑到2025年就已经很不错了 , 退役在即 , 之前与美国合作的多个国家都已经找好了下家-中国空间站 , 唯独只有美国最为担心:没有了国际空间站怎么办?美国会不会因此而失去航天霸主的地位?
这一下刺痛到了美国人的敏感神经 , 很快就有多家美国私人公司站了出来 , 纷纷对外公布重磅消息:计划打造私人空间站 。 根据多方消息稍微梳理了一下 , 未来6年内 , 美国人将建造3个私人空间站 , 难道是要与中国空间站一较高下 , 以数量取胜?
私人空间站轨道礁(Orbital Reef) , 世界首富杰夫·贝索斯名下的蓝色起源太空公司(Blue Origin)很多人都知道 , 最近该公司对外宣布了私人空间站计划-轨道礁(Orbital Reef) , 轨道礁不同于国际空间站 , 将被打造成“太空商业园区” , 一次可满足10人同时居住 。
为了建造轨道礁(Orbital Reef) , 蓝色起源与航空航天承包商 Sierra Nevada Corporation 子公司Sierra Space、老版波音公司、Redwire Space和Genesis Engineering四家航天公司合作 , 轨道礁预计最早在2025年部署 。
蓝色起源负责提供空间站的“实用系统”和“核心模块” , 然后使用正在研制的大推力火箭New Glenn送入轨道 , Sierra Space负责LIFE栖息地环境 , 使用大量的柔性材料 , 换句话说 , 轨道礁将会连接多个充气的空间站模块 。
Redwire Space将负责空间站有效载荷 , 并构建可部署结构 , 将对轨道礁进行微重力研究、开发和制造 。 波音公司负责建造科学实验模块 , 负责整个空间站的运营和维护 , 机组人员和货物的运送工作 。 Genesis Engineering研制“单人航天器”系统 , 以替代宇航服 。
私人空间站Starlab , 在2021年 , 由美国多家航空公司组成的公司团队宣布了另一条重磅消息:开始建造私人空间站Starlab , 计划2027年正式运营 , Starlab空间体积约为国际空间站的1/3 , 一次性可生活4名宇航员 。
该公司团队中有Nanoracks公司 , Voyager Space和著名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 NASA也非常支持私人空间站Starlab的建设 , NASA打起了小算盘 , 国际空间站退役后 , 私人空间站崛起 , 美国宇航员继续可以入驻空间站 , 还可以让NASA每年可节省10亿美元 。
Axiom空间站 , 除了支持私人空间站Starlab建造之外 , NASA还单独与Axiom Space合作 , 打造Axiom空间站 , 并签订了CLD 计划 , 并已经向Axiom Space支付了1.4亿美元的首批资金 。
Axiom Space建造连接到国际空间站的舱室模块 , 并在2024年之前连接空间站 , 当国际空间站正式退役之后 , Axiom空间站将与国际空间站分离 , 成为一个独立的空间站 , Axiom空间站将可用于商业旅游 , 模块将拥有巨大的观景舷窗 。 不过根据Axiom空间站建造要求 , 国际空间站寿命延至2028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