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中国的商界 , 有这样一位铁娘子 , 柳传志和王健林尊称她为“董姐” , 她被称人私下称呼为铁娘子 。 她亲手将一个贴牌空调厂 , 打造成一个世界500强企业 , 也成为国内第一家利润过百亿的家电企业 。 “好空调格力造”的标语更是响彻五湖四海 , 那么她是如何从当年的董小姐 , 成长成为今天的铁娘子的呢?
1954年 , 董小姐出生在江苏南京 。 她虽然出生在南方 , 却没有很多人印象中南方女子的那种柔弱 , 读书的时候遇到什么问题 , 她总要争到对方认输才罢休 。 结果呢 , 她就得了一个“董有理”的外号 , 但是比“董有理”更出名的另外一个外号是“董不怕” , 游泳 , 骑车 , 董明珠比男孩儿胆子还大 。
也许是命运使然 , 本来生活平淡幸福的董小姐 , 在30岁那年突遭变故 , 丈夫的突然离世让她伤心欲绝 。 无助的她一人扛起生活中的所有 , 丈夫走后 , 董明珠拼尽全力生活还是入不敷出 。
时间一晃来到1990年 , 这一年她36岁 , 也是她命运的转折点 。 为了儿子不受委屈 , 董明珠毅然决定南下广东 , 搏一搏未来 。
出来广东 , 董小姐加入了一家每年只能产约2万台空调 , 没有核心技术 , 只能依靠组装贴牌销售的公司——海利空调厂 , 格力的前身 。 她从一家电器公司的销售做起 , 在没有一分钱底薪的情况下 , 第一年就创下了几百万的销售额 , 拿到了6万元的提成 , 在1990年 , 6万元可是一笔巨款 。
工作的第二年 , 董小姐被派去安徽追债 。 追债难 , 难于上青天 , 面对无赖欠债经销商 , 董明珠开启跟随模式长达40天 , 他化身欠债经销商的影子 , 形影不离的对欠债经销商穷追不舍 , 这场拉锯战还是以无奈经销商熬不住结尾 , 董明珠带着满满一车可以变现的空调回到公司 。
那时的董明珠 , 南方女子的温柔也在这时消耗殆尽 , 他明白一个道理 , 只有做一个狠人才不会被欺负 。 有了这次的教训 , 她一改公司先供货后款模式 , 转变为一手交钱 , 一手交货 。 在同一年 , 董明珠凭一己之力 , 一个人完成全公司八分之一销量 , 个人销售额突破一千六百万 。
由于能力出众 , 领导又交给董明珠一个极限任务 , 她被派去她的家乡南京开拓市场 。 但当时南京是个几乎没有市场的地方 , 董明珠却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劲 , 在这片市场洼地 , 把个人年销售额做到3650万 。
她不仅是格力的大神 , 也是销售界的神话 。 董明珠跑业务 , 不靠陪酒陪唱 , 她也不尊重这些所谓的潜规则 , 她凭借着死皮赖脸的韧劲 , 超强的行动力 , 卓越的口才打天下 。
2001年 , 董明珠成为格力总经理 , 两年之后 , 格力营收突破百亿 。 2012年5月 , 58岁的董明珠升任格力董事长 , 格力正式进入董明珠纪元 。 同年 , 他也率领格力成为国内第一家利润过百亿的家电企业 。
通过访谈资料我们得知 , 格力差点半路夭折 , 也幸亏董明珠的“死磕” , 保住了格力 。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2004年 , 格力电器希望以9亿元的价格出售 , 买方是当时的美国开利集团 , 被誉为空调一哥 , 对方还给董明珠开出了年薪8000万的诱人条件 。
她说:“这个年薪对我太有诱惑力了 , 但是收购就意味着失败 , 虽然对方是世界500强企业 , 但未必明天我们就不是世界500强啊 。 2004年那时候 , 我的工资才几十万 。 你无论从哪方面讲 , 对我来说接受都是最好 , 但是不要忘了 , 我们是中国人” 。 就这样 , 他一次次的在各个利益集团中斡旋 , 最终将格力在这次收购中救了下来 。
在格力 , 董明珠一直贯彻刚正和作风硬朗的风格 , 在任何人 , 任何事面前都不虚 , 说一不二 。 2001年 , 格力内部腐败之风盛行 , 董明珠使出铁腕手段 , 严打腐败 , 刮骨疗毒 , 公司好几位高层被他送去吃牢饭 , 也把格力从摇摇欲坠 , 生死存亡的境地拉了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