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吸食过量致死,成立瘾君子的“安全场所”?我们又该如何自处



减少吸食过量致死,成立瘾君子的“安全场所”?我们又该如何自处

文章图片

减少吸食过量致死,成立瘾君子的“安全场所”?我们又该如何自处

文章图片

罗德岛州将成为美国首个为吸毒者提供安全注射的州 , 听到这个新闻是不是觉得有点讽刺 , 在我国明令禁止的情况下 , 美国居然给吸毒者合法提供一个空间 , 而这一举措只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过量注射导致的死亡 。
在毒品中我们最常听到的就是海洛因 , 化学名二乙酰吗啡 , 英文名Heroin , 俗称白粉、白面 。 它主要来自于鸦片 , 是经过特殊化学处理后制成的鸦片 , 属于人工麻醉 。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
1897年 , 德国化学家发现它的止痛效果至少是吗啡的4-8倍 , 可以明显地抑制肺痨病人的剧咳、久喘和胸痛 , 促进情绪安定 ,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遂将海洛因制成药物 。
在此之后 , 该药物被用来作为儿童止咳药 , 并且在治疗疼痛、抑郁、支气管炎、哮喘 , 甚至胃癌 , 都有海洛因的存在 , 以致于当时所认识的疾病中 , 也只有极少数是不属于海洛因的 。
精神病医院的医生为患者开出的药中都含有海洛因 , 他们的医疗记录上写着“持久的镇定效果” , 甚至有“治愈的案例” 。 即使是登山者俱乐部 , 也会建议俱乐部会员在登山运动之前服用 , 因为这样可以使呼吸更加顺畅 , 可以让他们登上高峰 。
经过资本家有效的营销手段 , 委托一些专家做带有宣传海洛因神奇疗效的研究 。 根据这些研究者的记录 , 海洛因只有一些轻微的副作用 , 如昏厥、眩晕、便秘 , 甚至称海洛因是吗啡的下一代产品 , 并且不会让人上瘾 。
但却事与愿违 , 不久 , 人们就发现 , 海洛因的水溶性比吗啡大 , 吸收更快 , 更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神经中枢 , 更严重的是 , 其成瘾能力更强 。 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危害后果 , 已经远远超过了它的医学价值 。 随后各国取消了海洛因在临床上的应用 , 甚至管制鸦片、吗啡和海洛因的贩运 。 直到后面立法禁止进口、制造和销售海洛因 。
海洛因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 , 从“英雄”到人人喊打 ,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它滥用后的危害非常的大 。
在血清浓度为0.3mg/L的情况下可以发生中毒 , 急性中毒几分钟内 , 如果不及时抢救可能导致死亡 。 长时间吸食会使人消瘦、瞳孔缩小、免疫力下降 , 容易感染病毒性肝炎、肺脓肿和艾滋病 。
而且海洛因毒性最可怕的一点就在于心理和生理上的依赖性其极易成瘾 , 戒除也是非常的困难 , 有调查发现 , 吸食者走出戒毒所以后 , 三年内复吸率在80%以上 。
成瘾后如停吸 , 即有流口水、流泪、哈欠、出汗 , 重者有肌肉痉挛、肢体抽搐、震颤、体毛竖立、瞳孔散大、呕吐不止、剧烈腹痛、血压升高、心跳加速等症状 , 最难忍受的是 , 如万蚁噬骨的皮下瘙痒 , 常常逼得他们打滚、撞头 , 揪头发 。
此外 , 强制隔离戒毒者的抑郁症状发生率超过80% , 其中中度抑郁和重度抑郁各占40% 。 此外 , 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等情绪不仅增加了诊断和治疗的难度 , 而且影响了吸食者的心理健康 , 降低生活质量 。
由此可见海洛因被大家避之唯恐不及也是理所应当的 , 为了对我们进行保护 , 相关法律法规包括缉毒人员一直在坚守法律 , 可现在确被美国打破了界限 , 如果吸毒者的安全场所真的运用其中 , 难道影响的只是他们国家吗?
有这么一个合法的安全所存在 , 就相当于给吸毒者装上了一层保险 , 这会导致沾染它的人有恃无恐 , 相关的法律法规形同虚设 , 想想都觉得可怕 , 可我们又能做什么呢?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远离毒品 , 人人有责 。
【减少吸食过量致死,成立瘾君子的“安全场所”?我们又该如何自处】关注收藏并转发 , 也许你认识的人对这个知识也感兴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