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懒人杨锁,为取暖放火烧家,连被子都懒得盖,如今怎样了( 二 )


长至十几岁 , 杨锁真可谓四体不勤 , 五谷不分 。 但这种父母以为的好 , 到杨锁13岁时发生了转折 。 重病带走了杨家父亲的生命 , 所有重担瞬间落在杨母一人身上 。
生活压力更大了 , 杨家母亲溺爱孩子的程度却更深了 。 她宁愿自己每天累得精疲力尽 , 也要让儿子过上衣来伸手 , 饭来张口的生活 。
有人这时候可能会说 , 为什么杨锁不能主动站出来为母亲分担一些呢?
从小到大 , 杨锁接受到的教育里面就没有“付出”二字 , 他不会迁就别人 , 也同样不会心疼家人 。 没有责任意识 , 他便只会一直索取 , 一直懒惰到底 。
用懒惰战胜生存本能长时间的劳累拖垮了杨母的身体 , 她慢慢起不来床 。 而有时候早上起来见不到早餐 , 杨锁还会催促母亲起床做饭 。
也是在这时候 , 杨家母亲开始隐隐察觉出不对 , 为什么儿子什么都不会?为什么他能对自己恶语相向 , 进而拳打脚踢?
可就算心中有些埋怨 , 杨锁的母亲也依旧没想过要纠正一下孩子的成长路线 。 她还是尽一切努力满足儿子的要求 。
可在杨锁18岁时 , 母亲突然离世 , 让他这个毫无生存技能的人第一次独自面对生活的重击 。
杨锁的大伯将他接到自己家中 , 想要带他出去工作养活自己 。 于是在堂哥的带领下 , 杨锁第一次走出村子 , 来到了镇上的工地做体力活 。
可这样的工作哪里是杨锁想做的 。 肩不能 , 手不能提 , 炎热的天气里他只想歇息 , 没两天便开始埋怨堂哥不安好心 , 不想让他好过 。 于是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 , 杨锁回到了老房子里生活 。
从那之后 , 村里多了一个邋里邋遢的年轻人 。 从不洗衣服 , 顶着一件使劲穿 , 穿得实在太脏便扔掉换上其他
父母留下的钱很大一部分都被杨锁换了吃食 。 为了省钱 , 他一箱箱往家里搬方便面 。 家里原先屯的粮食宁可遇潮生虫 , 他也不做一顿饭 。
后来也有好心人为他介绍工作 , 但杨锁实在坚持不下去 。 家里的存款花完了 , 他便开始变卖家产 。 没几年原先像模像样的杨家就剩一个空壳子 。
又是一年寒风起 , 在大家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 , 杨锁的生命终止在于23岁 。 堂兄又一次给杨锁送饭时 , 发现自己之前递进去的饭菜还在那里 , 于是推门进去 。
杨家的房子空空荡荡 , 木制品已经被杨锁用于取暖烧了个干净 。 离床不远的地方有个臭味难挡的坑 。 懒得外出上厕所的年轻人就在床边解决了大小便问题 。
而在那张破烂的床上 , 蜷缩着的杨锁已经僵硬了 。 在他的身体一侧 , 一床厚实的棉被随意铺开 , 似乎诉说着主人宁愿受冻 , 也不想抬抬手将它盖在身上 。
自以为的“爱” , 也能毁子一生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 杨锁就像是被极致溺爱下的悲型人物 , 与其说他因懒而死 , 不如说在错误的家庭教育才是罪魁祸首 。
每个孩子初临人间时仿若白纸 , 其中色彩要后天画就 。 而在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前 , 孩子们最先接触的是家庭教育 。
杨锁自小的生活被“锁”在一隅 , 他就像是个被抱在怀里的宠物 , 不需要有思想和谋生手段 , 只要“主人”喜欢 , 这一生就无忧无虑 。
可人怎么能真的成为宠物呢?没有哪个父母敢保证 , 自己能一直陪伴在孩子身边 , 永不分离 。 既不能保证孩子的一生无忧 , 如今的溺爱就是孩子长大成人后最的毒药 。
虽说这样教育孩子的家长很少 , 但仔细回想一下 , 在育儿之路上 , 你是否也在某方面一直溺爱着孩子?
适当放手 , 让生命的延续走出温暖的怀抱 , 去经历人生可能遇到的美好与挫折 , 温室里长出的花朵经不住骄阳的暴晒 , 风雨中显现的彩虹才是迷人的风采 。
无微不至 , 事无巨细的关心 , 并不一定能在孩子长大后换回他们对父母的感激涕零 。
如果在自己老年 , 孩子中年时 , 家长们接收到子女“都是你们的爱害了我 , 害我不能自立 , 遭受社会的轮番拷打;害我没有好性格 , 不能维持婚姻的美满”……
这是“我要为孩子做所有事”的父母想要的结果吗?
听了杨锁的故事 , 对于子女的教育问题 , 你有什么想要说的话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