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理解我!”儿媳妇一句话,这位婆婆彻底崩溃!这几年太难了( 三 )


在金传波看来 , 夕阳红微旅游是“没有门槛的” 。 “我们这边老人的文化程度不高 , 不会唱歌跳舞什么的 , 也比较内向 , 在杭州市内走一走的微旅游 , 就能为他们提供一个迈出家门、享受自己、互相交流的平台 。 ”
夫妻俩细心为大家购置了便携保温桶、大水杯和防潮垫 , “我爱人专门去大连定制的 , 像现在天冷了 , 累了坐下休息 , 防潮防水的” 。
组建夕阳红微旅游七年:
从不打扮的奶奶 , 涂上歪歪扭扭的口红
劳心劳力 , 偶尔不被理解 , 约好的时间老人们不常看手机迟到 , 唯恐老人落队摔倒……“出去玩 , 我基本吃不下饭 , 要看到老人们一个个平安到家 。 ”但每当看到老人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 , 韩佩新都会觉得 , 值得 。
她打心眼里懂得这些老人们 。 “夕阳微红”微信群里 , 70%都是外地过来帮子女带孩子的老漂 , 刚刚参加活动时 , 他们都操一口浓重的乡音 , 被朋友介绍过来 , 却怯怯地不敢说话 , “就像刚来杭州的我一样” 。
韩佩新会拉着老人的手 , 说“来了都是朋友” 。
在杭州的美景中 , 这些有着相同困境的老人们逐渐敞开心扉 。 那些没法对儿女诉说的痛苦和伤心 , 那些困在他乡的委屈和隐忍 , 在鸟语花香、友朋相伴中得到了疏解 。
他们害怕生病 , 害怕成为子女的负担 。
七年里 , 大家在西溪湿地流连 , 在太子湾赏花 , 在塘栖古镇徜徉 , 在朝晖公园看银杏 , 去香积寺吃素面 。
“杭州的博物馆我们都去过 , 还去过有的本地老人都没去过的临安 , 也在苕溪边散过步 。 ”
小时新闻记者印象最深的一张照片 , 金黄的银杏飘了满地 , 奶奶们都穿得红艳艳 , 系着丝巾;爷爷们戴着红色小毡帽 , 一头银发梳理得整整齐齐 , 对着镜头张开怀抱 , 笑得热烈 。
“刚来的时候 , 都是灰扑扑的 , 天天在家干活 , 哪里知道打扮自己” , 通过一次次出游 , 老人们越来越舒展 。 会买一件新鲜衣服 , 戴上不同颜色的丝巾 , “上次隔壁吴大姐第一次涂口红 , 歪歪扭扭的 , 我们就打趣她 。 ”
韩佩新笑着说:“每次浩浩荡荡出去 , 都有人问我们是不是旅游团 , 还有别的老人羡慕 , ‘我们社区怎么没有啊’ 。 ”
每次旅游 , 金传波都负责摄像和后期 。 拍照和新媒体都是自学的 。 他注册了一个美篇账号 , 就叫“最美不过夕阳红” 。 挑选照片归纳整理 , 配上文字 , 第二天将电子相册传到微信群里 。 “老人们看到自己的照片 , 高兴得不得了 , 所以说是玩一天乐两天啊” 。
在夕阳红微旅游里 , 这些杭漂老人们走向广阔天地 , 开怀大笑 。
83岁的李大爷身体硬朗 , 每次活动都很积极 。 韩佩新总告诉他“大爷要听话啊 , 跟紧我们走路小心” , 李大爷重重点头:“听话 , 我一定听话” 。
住对面楼的胡奶奶总错过微信消息迟到 , 有老人抱怨“别让她来了” , 韩佩新耐心陪着胡奶奶买手机 , 和她一起上社区开办的智能手机课 。
前年 , 韩佩新被诊断出早期乳腺癌 。 住院期间 , 几十个老人们来看望她 , 有几个已经不住在文华社区 。
“他们告诉我 , 要快点好起来 , 还等着和我一起开开心心出去玩” , 韩佩新也给自己打气 , 因为 , 这是所有老人们 , 最朴素的愿望 。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杨茜、方力、见习记者 潘璐 通讯员 章洁、肖玲、李彬
值班编辑:倪王镇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