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吃鸟的蜈蚣被发现,长达30多厘米,怎么做到一年吃掉3700只鸟?( 二 )


除了神经毒素外 , 血液毒素对付猎物也十分有用 。 血液毒素的主要作用是抗凝血 , 会导致被咬伤的猎物出血以及组织坏死 。 肌肉毒素则是对付脊椎动物的一大利器 , 它会导致脊椎动物的肌肉组织坏死 。 肌肉毒素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以及多肽 。
(3)性格凶残的肉食动物
菲利普岛蜈蚣是不折不扣的肉食性动物 , 除了蜈蚣常吃的小型昆虫外 , 它会吃死掉的鱼类 。 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以往捕食蜈蚣的鸟类反而成为菲利普岛蜈蚣的食物 。 菲利普岛蜈蚣一年可以吃差不多2109只到3724只幼鸟 , 平均下来就是3700只幼鸟 。



准备捕食幼鸟的蜈蚣
菲利普岛蜈蚣是夜间捕食的动物 , 会乘着幼鸟睡着的时候会攻击鸟类的脖颈并注射毒液 , 之后再吃掉被毒死的鸟尸 。 为了能快速杀死猎物 , 在注射毒液前菲利普岛巨蜈蚣会给小鸟“理个发” , 用尖利的口器刮掉幼鸟后脖子的羽毛 。
为何蜈蚣会捕食幼鸟?
菲利普岛蜈蚣选择幼鸟作为食物 , 这并不是偶然 , 而是它们选择的最优解 。
(1)幼鸟捕食难度低
俗话说得好“柿子捡软的捏” , 这句话放菲利普岛蜈蚣乃至大多数食肉动物身上都成立 。 肉食动物为了最大程度上保护自己 , 不会挑难对付的猎物下嘴 , 通常会选择老弱病残的个体 。 幼鸟不会飞 , 捕食难度因此降低了不少 。 外加幼鸟相比其他昆虫或者爬行动物来说 , 肉更多营养也更丰富 。 唯一不好的地方在于毛太多了 , 菲利普岛蜈蚣还得用尖利的口器把幼鸟拔个毛 。


菲利普岛蜈蚣
(2)没有其他猎物
和澳洲大陆一样 , 菲利普岛上的动物并不丰富 。 菲利普岛的脊椎动物有多匮乏呢?除了海鸟外 , 就只有海豹、考拉以及小蓝企鹅了 。 你没看错 , 澳大利亚的国土上真的有企鹅 。
小蓝企鹅(俗称神仙小企鹅)是世界上最小的企鹅 , 体长只有30厘米左右 。 为了保护菲利普岛上的企鹅 , 澳洲政府在小蓝企鹅栖息地萨摩兰沙滩上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野生企鹅保护基地 。 菲利普岛蜈蚣就算再凶残也不敢到人类控制的地方撒野 。


小蓝企鹅
别看小蓝企鹅体型小 , 它们的捕食难度对于菲利普岛蜈蚣来说一点也不低 。 小蓝企鹅是群居动物 , 且族群规模不小 。 菲利普岛蜈蚣对付落单的小蓝企鹅可能轻轻松松 , 但是对付十只左右的小族群肯定会吃瘪 。 关键是小蓝企鹅有水陆两栖性 , 而且性格胆小而敏感 , 一发现有危险就会立刻潜入水中 。 菲利普岛蜈蚣是“旱鸭子” , 因此很难捕食到小蓝企鹅 。
胆小的小蓝企鹅抓不到 , “高高在上”的考拉自然是更抓不到了 。 考拉主要集中在菲利普岛东面的保育中心 , 菲利普岛蜈蚣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无法闯入基地攻击考拉 。 此外 , 即使是野生的考拉菲利普蜈蚣也攻击不到 。 考拉又名树袋熊 , 它是一种树栖动物 。 考拉一天有20小时左右在树上睡觉 , 如果不睡觉也是呆在树上吃树叶 。 蜈蚣不会爬树 , 自然是奈何不了“坐”在树上的考拉 。


吃桉树叶的考拉
既然小蓝企鹅抓不到 , 考拉抓不到 , 那么蜈蚣就只能捕食好下手的幼鸟 。 不过好在菲利普岛上的鸟类种类还算多 , 足足有40种 。 丰富的鸟类数量保证了蜈蚣选择的多样性 , 菲利普岛的鸟类并不会因为蜈蚣的捕食而濒临灭绝 。 同时菲利普岛巨蜈蚣的存在 , 也压制住了鸟类疯狂繁殖的趋势 , 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