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卒中日丨干细胞移植在脑卒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导语: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 , 今年的主题是\"警惕卒中症状尽早识别救治” 。
关于世界卒中日90%的脑卒中是可以预防的 , 只需要人们认识到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性 。 为了呼吁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公众对卒中的认识 , 世界卒中组织将每年的10月29日设立为“世界卒中日”今天是第十六个“世界卒中日” 。
关于脑卒中“卒中”俗称“中风” , 主要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 。 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高 。
①缺血性卒中: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所导致的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 , 进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脑血管疾病 。 缺血性脑中风是血栓引起的大脑动脉阻塞 。 所有的中风案例中 , 97%是缺血性的 。
②出血性卒中在出血性脑中风发生在脑动脉破裂时 。
近年来 , 缺血性脑卒中的传统治疗方法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但是其疗效和应用仍受限制 。 因此 , 寻找新的安全有效、能广泛使用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方法成为热点 。
干细胞移植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的神经功能 , 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干细胞的特殊的生物特性随着干细胞技术的不断发展 , 干细胞应用于越来越多疾病的治疗 , 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心肌损伤、骨关节炎、糖尿病、肝脏疾病 。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对于不同种(系)的神经细胞都有影响 , 这种复杂和广泛的神经元一胶质细胞一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并影响 , 这就要求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损伤的移植细胞需要具有干细胞的特性 , 即分化潜能 , 可在特定的条件下分化、增殖为成熟的体细胞 , 如神经细胞、胶质细胞、内皮细胞等 。 因此 , 细胞移植只能利用干细胞作为 主要的移植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
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能的机制①细胞替代:移植的干细胞进入脑组织结构中 , 代替损伤的神经元 , 促进神经传导通路和连接结构的重建;来源于骨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分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胎盘生 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多种细胞因子 , 可诱导大脑缺血边界区形成新的血管 。
②神经保护和营养:移植的干细胞可分泌神经营养分子、酶、细胞因子等; 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干细胞因子等 , 这些因子在脑损伤的保护和促进已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③炎症和免疫调节:移植的干细胞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局部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分化阶段发 挥免疫调节减轻炎症反应 。
临床研究已经开始应用于临床试验 ,Honmou等人应用自体人间充质干细胞进行移植 , 首次 评估了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 在其后5年的随访中虽然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得不理想 , 但并没有发现不良反应 。
Honmou等人在其另一试验中经静脉注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对12例缺血性脑损伤患者进行试验 , 在移植后一周患者的NIHSS评分持续改善 , MRI显示梗死体积减小 , 且无不良反应 。
目前在研究的可应用于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细胞还包括人畸胎瘤衍生的细胞、源自人类第3磨牙的成人牙髓干细胞、内皮祖细胞等 。 见表1 。
王亮等在不同数量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实验中 , 分别将6x10^5 , 8x10^5 , 10x10^5数量的神经干细胞通过立体定向、微量泵注射法植入大鼠脑梗死模型中 。 在移植3个月后观察发现移植组比对照组大鼠行为评分均明显升高 , 其中8x10^5数量组升高最明显 , 其余2组则无明显差异 。
推荐阅读
- 究极元宇宙(2)永恒世界与搞钱
- 除了扎克伯格, 他以身价250亿美元成为世界历史第2位最年轻富豪。
- 我的世界:像素游戏很无聊?这几个物品放对地方,乐趣立马翻倍!
- 《平凡的世界》原著“最漂亮的女人”郝红梅:她的择偶观,真丑
- 圆圆的地球变成方了!各种外星生物也开始入侵,大家快来拯救世界
- 美国碰瓷也没用!中国成功问鼎世界第一后,太空又传来好消息
- 剑侠世界3:自由交易系统有多重要?社交氛围有了,热度也就来了
- 老汉干活闹肚子,随便找个角落方便,不成想拉出两个“世界第一”
- 完美世界 美女给你刨坑等你跳
- 世界纪录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