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指甲划黑板的声音让人抓狂?科学家们做了这些实验…



为什么指甲划黑板的声音让人抓狂?科学家们做了这些实验…

文章图片
【为什么指甲划黑板的声音让人抓狂?科学家们做了这些实验…】

为什么指甲划黑板的声音让人抓狂?科学家们做了这些实验…

文章图片

为什么指甲划黑板的声音让人抓狂?科学家们做了这些实验…



指甲划过黑板、叉子刮在盘子上 , 或是沉重的金属椅拖过铺着瓷砖的地板...... 这些声音很多时候让人感到抓狂 。
但是 , 这种刮擦声到底是什么 , 它对我们的大脑为什么是如此冒犯 , 以至于被描述为令人痛苦的?
D·哈尔彭(D Halpern)、詹姆斯·希伦布兰德(James Hillenbrand)和兰多夫·布莱克(Randolph Blake)在1986年进行了一项研究 , 试图弄清楚到底是这些声音中的什么令全世界的人如此发自本能地憎恶 。在这项发表于《知觉与心理物理学》(PerceptionPsychophysics)的研究中 , 研究人员假定是高音导致了这一问题 , 从而分离了低、中、高频之间的声音 。值得注意的是 , 在向实验对象播放这些录音后 , 他们发现自己错了 。 正如布莱克博士所指出的那样 ,“令我们惊讶的是 , 将高频去除并没有减少声音所带来的厌恶感 , 但去除中频却做到了 。 ” 在观测这些中频时 , 他们假定它一定是类似于捕食者发出的声音 , 或者是另一种灵长类动物发出的警告叫声 。 研究者最终发现 , 确实如布莱克所说 ,“与灵长类动物的警告叫声 , 特别是与黑猩猩的警告叫声有关的声波 , 在外观上与指甲划在黑板上产生的令人厌恶的中频声波非常地相似……”
网络配图
可能值得注意的是 , 黑猩猩——灵长目人科动物 , 是人类与我们有毛同胞之间最后的共同祖先 , 据认为大约在1300万年前就已经分化了 , 但也有人猜测 , 它们之间的杂交可以追溯至400万年前 。无论如何 , 布莱克接着总结道 , “我们的推测是 ,之所以对指甲划黑板所发出的声音有着一种普遍的厌恶感 , 是因为当听到这种警告声时 , 它触发了我们无意识的自动反应 。 ”
话虽如此 , 据广泛报道 , 这一假设已被一项研究揭穿 , 在论文《和谐音程在他们听来是音乐吗?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自发性听觉偏好》(Are Consonant Intervals Music to Their Ears? Spontaneous Acoustic Preferences in a Nonhuman Primate)中 , 工作人员研究了绢毛猴对某些声音的反应 , 包括指甲在黑板上划出的刺耳声与白噪音 。然而 , 如果你真的读了这项研究报告 , 会发现它并没有明确揭示任何与前一项研究有关的东西——这也不是这项新研究的意义所在 。 与这个主题最为相关的是 , 实验结果显示 , 与白噪音相比 , 绢毛猴对刺耳的噪声并未表现出更多或更少的厌恶 , 这与人类对刺耳声音的厌恶有所不同 。
这项实验证实了 , 人类和猴子在某些情况下 , 声音波段的接受范围有所不同 。这里有一个它是如何在绢毛猴身上起作用的例子:2010年 ,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的查尔斯·斯诺登(Charles Snowdon)教授进行了一项研究 , 研究了绢毛猴对声音频率的反应 。 值得注意的是 , 绢毛猴的静息心率大约是人类的两倍 , 它们的标准发声比人类高三个八度 。在此项研究中 , 他们发现这些猴子对围绕其声音频率和心律节奏的音乐反应最为强烈 , 这两种声音既能刺激到猴子 , 又能使它们平静下来 。 此外 , 绢毛猴对为它们播放的人类音乐却没有同样反应 。几项研究都表明了这一共同的主题 , 即不同动物的静息心率和声音的范围都确实与人类不同 。他们发现 , 如果把2000-4000赫兹的声音过滤掉 , 受试者有时甚至会把这些声音描述为悦耳的 。 相较之下 , 当为人们播放这令人反感的独立音域时 , 人们会讨厌它 。 值得注意的是 , 典型的人类语音往往平均在300-3000赫兹左右 , 而作为参考 , 人类可以听到的声音在16千赫-20千赫附近 。回到研究中 , 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 , 比如告诉参与者他们听到的声音来自音乐的编排 , 比告诉他们这些声音实际是什么所产生的厌恶要少得多 , 不管怎样 , 当播放令人不愉快的频率范围时 , 他们的心率、血压、最明显的是皮肤的传导性 , 均观测到了变化 。
网络配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