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 但戴森球太尴尬了!
虽然戴森球目前听起来有点科幻 , 但人类实际上并非不可能实现 。 与时间旅行或传送不同 , 戴森球背后的物理和机械概念要现实得多 , 如果人类继续以相对较快的速度前进 , 那么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内就可以实现 。
然而 , 有一种观点认为 , 戴森球是一个尴尬的臆想 , 如同农民在幻想皇帝的锄头是金子做的一样 。 如果我们拥有构建戴森云的技术和材料 , 可能就不需要建什么戴森球了 。 而且太阳活动极其不规律 , 可能时不时会爆发耀斑 , 为什么还要给它弄个罩子?
假如人类掌握了戴森云技术 , 说不定可控核聚变也实现了(预计在本世纪末 , 可控核聚变能实现商用发电) 。 当有了可控核聚变的发动机(进入星际时代) , 行星间乱飞不再是障碍 , 甚至可能今天在月球上开采氦 , 后天就到了木星开采氢了 。 再者先不说能量传递是递减的(恒星-戴森云-地球) , 一艘星际飞船的建造成本和戴森云庞大体积的建造成本相比 , 哪个更划得来、哪个更实用就不用说了吧 。
当然 , 未来也许会出现戴森球 , 但绝对不是一个发展到足够高度的文明满足能源方案的第一个选择 , 反而可能是一些人的无聊举动下做出的“玩意” 。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 , 请给它点赞(三连击)!更多动物知识、科学趣闻 , 请关注【和光万物】!
推荐阅读
- 简述相对论发展史:从伽利略到引力波
- 太阳系有三处“异常”被发现,科学家:可能和外星文明有关系
- 50亿光年外,天文学家发现星系一分为二,爱因斯坦又对了?
- 人类已经被困在了太阳系:除了光速之外,氧气也是一个限制因素!
- 宇宙漆黑一片,为什么太阳光照不亮太空?光去了哪里?
- 小恒星靠近地球致辐射增大?空间天气专家:别信!
- ?通往外星人的历史路径
- 探测器到达216亿千米外,得到一个悲观的结果:无法飞出太阳系
- 太阳系或许不会被“降维打击”,但实际情况可能比这更糟
- 是什么导致小行星“活跃”?为什么小行星会释放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