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价 6 万的婴儿,还真的有人买( 二 )


很多情况下 , 我们认为世界美好安宁 , 是因为我们总看到 , 或者更愿意看到的是人性美好的一面 。 我们相信周围人都是善良的 , 会自觉遵守法律和道德标准 , 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为彼此考虑 , 然而道德标准做不到约束社会上的每一个人 。

现实总会时不时地使我们清醒 , 告诉所有人:美好的世界只是理想状态 , 事实 , 并非如此 。 这个社会 , 远比我们看到的更加复杂 。 面对利益 , 人性的恶很可能占上风 。 人贩子 , 便应运而生 。 2020 年 , 重庆警方破获的一起儿童拐卖案件中 , 中介“两头骗” 。 婴儿的母亲吴晓月跟男友分手后才发现怀孕 , 不知道怎么办 , 人贩子赵军知道消息后萌生出倒卖婴儿赚中间费的想法 。 最后导致吴晓月以为自己是民间送养行为 , 只收取了少量的感谢费 , 买家以为自己是和亲生父母直接交易 , 支付了 4 万元感谢费 , 4 万元证件办理费 。 这些钱 , 最后自然都到了人贩子赵军的兜里 。


自古以来 , 涉及利益的地方 , 就会有商人 。 这些人贩子——也就是当事人说的“中介” 。 他们有的直接在线上联系买家和卖家 , 事先协商好交易地点 , 只收取中介费 , 全程不露面 , 事后互相拉黑 , 保证谁也找不到谁 。 而这样“有道德”的中介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 大多时候 , 孩子都是供不应求 , 没有货源怎么办?高昂的利润促使他们去偷 , 去抢 , 于是就有无数个家庭因此破碎 。 有意思的是 , 那位花 6 万多元买来女婴的姚某某 , 对孩子倍加呵护 , 看着自己买来的孩子 , 不禁忧虑起来:“我现在带着她逛街 , 都担心她太漂亮被人抱走 。 ”这时候 , 施害者反倒能和被害者共情了吗?


其实拐卖儿童的源头在于买家 。 对于买家来说 , 他们的心情无非是对一个未曾出现过的孩子的渴望 , 这种心情和父母失去孩子的痛苦相比 , 孰轻孰重 , 大家心中自有分晓 。 今年7月 , 刘德华在 2015 年主演的打拐电影《失孤》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 电影中被拐儿童的原型郭新振终于被找到 。 认亲仪式上 , 郭刚堂夫妇哭成了泪人 , 但是儿子却选择继续留在“养父母”身边生活 。 所谓的养父母 , 就是当年花了一万块钱把他从人贩子手里买来的买家 。 购买的动机仅仅是他们“只”有两个女儿 , 还想要一个儿子 , 而郭刚堂一家却因此承受巨大的痛苦和悔恨 , 24 年身心备受煎熬 , 不得安宁 。




面对意外来临的宝宝 , 我们可以有惊吓 , 有担忧 , 但无论如何 , 抛弃和贩卖都是极不人道的行为 。 人性的恶是万丈深渊 。 有人愿意将孩子当作商品买卖 , 就有人冒着违法的风险贩卖婴儿 。 柴静曾说过:“‘人能从洁白里拷打出罪恶 , 也能从罪恶中拷打出洁白 。 ’我们都希望生活是充满爱和善的 。 但似乎随便哪一天点开新闻 , 事实就会告诉我们绝非如此 。 永远不要高估人性的善 , 永远不要低估人性的恶 。 ”买卖婴儿不仅是对人性的考验 , 还有可能引发许多社会问题 。
如果拥有一个健康的子宫就能在一年内赚一笔大钱 , 是不是会有女性的丈夫家人逼迫她们生孩子呢?怀孕 , 卖掉 , 如此循环 。
拐卖妇女儿童的现象也可能会因此上升 。 多年以后 , 或许女性的地位 , 能否实现平权 , 都会成为更值得重视的社会问题 。 对于没在合适的时间到来的宝宝 , 如果真的没有做好抚养他的准备 , 我们国家鼓励计划生育 , 女性拥有堕胎的权利 。 他们一旦娩出母体并具有生命 , 此时一个被叫做“婴儿”的人就诞生了 。 既然已经获得“人”这一尊严的称号 , 那么任何无视他们人格权的行为都是法律所禁止的 。
【售价 6 万的婴儿,还真的有人买】
父母要尽到抚养的义务 , 擅自遗弃和卖掉都是违法的行为 。 作为一个人 , 他们也想看看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 也想感受世间的酸甜苦辣 , 亲自来这人间走一遭 , 感受珍贵生命的每个阶段 。 真心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父母的期待中降临 , 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 。 这世界并不完美 , 但我们仍可以保持善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