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罗列了失重环境下身体可能出现的常见状况 , 当然还有一些未能被包括 , 比如体液重新分配后出现的宇航员大脑受到脑脊液压迫影响这个问题 , 2020年9月4日 , 在《科学进展》上发表了一篇论文 , 内容是“Macro- and microstructural changes in cosmonauts’ brains after long-duration spaceflight”(长期航天飞行后宇航员大脑的宏观和微观结构变化) 。
长期无重力飞行后发现宇航员的大脑脑脊液会重新分布 , 这会影响大脑供血 , 最终将影响大脑的正常工作状态 , 脊髓和大脑脑脊液体积增大后回到地面尽管能恢复 , 但还是比正常人要大一些 , 这个问题暂时看来还不太好解决 。
另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女宇航员的生理期 , 和宇航员常见的身体问题相比 , 这个问题更隐蔽 , 首先这个生理问题实在太私人 , 很多情况下都避免谈及 , 比如现在公开的资料中关于这方面的数据都非常少 。
但这个问题却不容回避 , 因为生理期子宫内的经血与胃肠道的蠕动的原理有些不一样 , 后者具有方向性 , 但前者有些无规律 , 因此生理期内子宫内膜脱落后的血液容易积存在内部 , 还容易迷路到卵巢 , 形成逆行月经 , 这个会造成严重腹痛 。
中国方法是什么?神13号女航天员6个月生理期:NASA建议吃避孕药2021年2月18日 , 《国家地理》上发表了一篇有趣的文章 , 介绍了国际空间站上宇航员对于月经的处理 , 文章称 , NASA为每一位登上空间站的女性宇航员准备了足够的卫生棉条以及额外的生理期用品的空间与重量 , 保证每一位女性宇航员都有足够的装备来处理自己的生理问题 。
不过国际空间站却没有专门处理卫生棉条的装置 , 比如马桶中将大小便处理的流程中无法混入卫生棉条 , 只能保存在密闭的袋子中 , 而NASA则担忧这些袋子一旦破裂是否会污染空间站内的空气 。
但女宇航员和NASA之间还有另一个默契 , 就是女宇航员一般都很少用卫生棉条 , 基本上都是使用避孕药将生理期推迟 , 已经有女宇航员连续使用的复方口服避孕药来避免生理期的到来 。
NASA 的首席药理学家弗吉尼亚·沃特林 (Virginia Wotring)也建议 , 短期的避孕药不如长期的避孕植入物和宫内节育器来得更方便 , 因为短期避孕药携带量太大 , 比如未来的火星载人登月周期需要准备1100颗药丸 , 不过复方避孕药已经在太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中国方法是什么?神13号女航天员6个月生理期
10月16日 , 国内多个媒体在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后报道了航天员们未来的太空生活 , 其中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女航天员的生理期 , 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接受媒体采访时称 , 天舟三号为女航天员送去了卫生用品、少量无毒化妆品 , 并且称女航天员生理期并没什么大问题 , 只是尽量不能安排太空行走 , 避免减压病 。
关于这个生理期方面确实比较少提及 , 包括彭之浩也是一笔带过 , 同样是避免尴尬 , 不过NASA也有类似的研究发现 , 子宫也能在失重的状态下排出其生理期的内膜(经血) , 只是与地面相比 , 难度相对会比较高一些 。
从彭之浩访谈的角度来看 , 我国似乎并没有为女航天员使用避孕药的打算 , 而且还有安排将王亚平的舱外行走与生理期错开 , 从这个角度分析 , 我们和NASA走了两条不一样的路子 , NASA鼓励女宇航员吃避孕药 , 而我国似乎正在尝试顺其自然 , 只是在生理特征上避开了这个期间的一些危险行为 。
【中国方法是什么?神13号女航天员6个月生理期:NASA建议吃避孕药】相信我国航天医学专家的判断 , 随着天宫空间站航天员常驻化 , 未来我们将会有更多的空间站运营经验 , NASA的经验可能有很多只是他们的习惯操作 , 但并非最佳方法 , 我们的航天医学体系也将经受住实际操作的考验 。
推荐阅读
- 关于鹦鹉螺的知识,造型可爱的‘活化石’
- “九星连珠”后地球会怎样?科学家已测出时间,距上次刚好1000年
- 地球的岩石,和月球的岩石有相同之处吗?
- 私人公司也能训练宇航员,美国首个私人宇航员任务将于3月底发射
- 了解更多关于保罗陷阱的物理现象的细节
- 1978年NASA发现金星生命,为何没公布,到底隐瞒了什么?
- 美俄真的做过太空受孕实验吗?失重状态下,对繁衍的影响多大?
- NASA终于宣布国际空间站将坠毁,时间:2031年1月,地点:尼莫点
- 如果你在3月4日观察天空,也许,将望见一艘火箭的残骸坠入月球
- 印度月球轨道器紧急避让美国探测器,把自己给避让没了?说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