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用200万年进化出文明,为何存在了约1.6亿年的恐龙做不到?( 二 )


根据出土的化石 , 伤齿龙的牙齿并不是完全吃肉的 , 它还兼具研磨植物的能力 , 因此古生物学家推测伤齿龙是杂食动物 。 伤齿龙是双足行走的恐龙 , 前肢也十分发达 , 具备抓握的能力 。
如果留给它们足够的时间 , 它们的前肢会进化出更多的功能 , 可惜那颗陨石不由分说的终止了恐龙王朝 , 伤齿龙在登场1000万年后带着无数的可能成为了化石 。
恐人学说恐人学说是加拿大古动物学家戴尔·罗素提出来的一种假设 , 即没有那颗命运的大陨石 , 恐龙会进化成智慧生物 , 并拥有自己的文明 , 它们还将继续主宰地球 。
人类不可能出现 , 哺乳动物还将继续匍匐在恐龙脚下 , 罗素假设的这种恐人正是伤齿龙进化得来 。 罗素认为 , 恐龙的进化历程其实与人类有相似之处 。
二者都是经历过四肢行走 , 再过渡到双足站立行走 , 演化史上只有部分恐龙和我们做到了双腿奔跑 , 按理说恐龙空出来的两只爪子就会有新的进化空间 。
事实证明恐龙也的确没有辜负自己辛苦进化的双足行走 , 一支恐龙将自己的前肢进化成了生物史上的壮举——翅膀 。 从此代表恐龙翱翔于天地之间 , 还在白垩纪中后期挤占了翼龙的生态位 。
那些飞向天空的恐龙就是现在鸟类的祖先 。 然而其他恐龙在改造自己前肢方面表现得冥顽不灵 , 如暴龙科的成员 , 全部清一色的小短手 , 如果没有那颗陨石 , 这些家伙会把自己的前肢完全退化掉 。
伤齿龙科与暴龙科的成员不同 , 它用到前肢的时间更多 , 而且从化石上看 , 伤齿龙科与鸟类祖先很接近 , 它的活动范围非常广 , 树栖、地栖都有 。
这就意味着它的前肢要去干许多事情 , 这就会像人类进化一样 , 最后进化出强大的大脑 。 为此罗素还想象出了恐人的样子 , 它们和人类一样拥有大的脑容量 , 眼睛很大 , 直立行走 , 尾巴退化 。
只是 , 地球历史从来没有如果 , 陨石最终还是来了 , 地球终究还是不想让伤齿龙进化出智慧 。 然而有个很奇怪的点 , 伤齿龙只存在了1000万年的时间 。
在它之前恐龙已经生活了约1.5亿年 , 为何没出现伤齿龙一样聪明的恐龙?这就要说到第三个误区 , 那就是我们人类 , 确切地说灵长类 , 进化出智慧的时间比大家想象的还要长 。
古灵长类我们习惯于把南方古猿出现后的时间视为人类诞生 , 并因此觉得人类的进化时间比较短 , 忘记了每一步的进化 , 背后都有其悠久的铺垫 , 南方古猿并不是一夜之间就出现的 。
它是由猿过渡而来 , 而猿类也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 , 它们是从其他灵长类祖先那里进化而来 , 那么以此类推 , 最早的灵长动物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
最早的灵长类动物是普尔加托里猴 , 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它是现今灵长类的祖先 , 但我们可以从它身上一窥古灵长类动物的生活 。
普尔加托里猴生活在晚白垩纪 , 正值恐龙王朝的末期 , 它出土的地点在北美洲的普尔加托里山 , 巧合的是伤齿龙的化石也是在北美洲被发现的 , 也许它们还曾短暂的相处过 。
尽管普尔加托里猴长相与现在的灵长类相去甚远 , 长得更像是松鼠一类动物 , 但古生物学家研究它的脚踝后发现 , 普尔加托里猴已经具备了灵长类的攀爬能力 。
它能在各个方向上抓住树枝自由穿梭 , 在古灵长类的进化中扮演着重要重用 。 自此开始 , 灵长类登上了历史舞台 , 这个时候大陨石还没有来 。
以普尔加托里猴出现的时间为标志 , 灵长类起码进化了大约6500万年的时间才有了现在的人类 , 这里面任何一环进化出现问题都不可能有今天的智慧物种 。
古灵长类们挺过了白垩纪末大灭绝 , 在古新世之后繁荣 。 这么算下来 , 6500万年的时间才让灵长总目中进化出了人 , 那么对于恐龙总目来说 , 花1亿多年才出现伤齿龙也不算什么奇怪事 。
而1亿多年的时间没能进化出智慧也实属正常 , 毕竟进化不是那么简单的 , 任何物种不会凭空出现 , 它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每一步都走得无比小心 。 1亿年和6500万年也没有多大的区别 。
恐龙能进化出文明吗?不少人在看了罗素的“恐人学说”后替伤齿龙感到惋惜 , 认为是那颗陨石中断了恐龙走向智慧的道路 , 而我们灵长类 , 或者说整个哺乳动物家族 。
大家都是在这场大灭绝之后才开始兴起 , 填补恐龙留下的生态位 。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在没有陨石的前提下 , 不否认伤齿龙的进化潜能 , 它的确有可能向更高的智慧进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