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炒汇骗局卷土重来 有投资者两天损失逾20万元



网络炒汇骗局卷土重来 有投资者两天损失逾20万元


“别人都是被鼓动并上当受骗 , 我是自己主动送上门的 , 轻信网络炒汇 , 现在肠子都悔青了 。 ”浙江温岭市的金先生在短短两天时间里被骗了20余万元 , 说起自己近期的遭遇 , 金先生很后悔 。
近期 , 海内外汇市交易受到关注 , 网络炒汇欺诈卷土重来 。 虽然监管部门已多次明确表态 , “一切网络炒汇平台(包括国外的合法炒汇平台)在我国境内均不合法” , 但还是有不少投资者会对“低投入 , 高回报”的诱惑心动 , 令诈骗分子有机可乘 。
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郭利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提醒广大投资者:参与网络炒汇 , 不仅违法 , 而且面临较大资金风险 。 不仅有被认定委托合同无效致投资款无法追回风险 , 而且 , 炒汇平台多注册在境外 , 其在国内多无经营实体或可供执行财产 , 导致最终无法实现有效追偿 。 所以 , 为了维护自身权益 , 投资者应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 通过合法途径进行外汇交易 , 远离非法外汇交易 。
网络炒汇之风再起
《证券日报》记者从浙江省台州网警巡查执法处了解了前述金先生的遭遇 。 今年10月16日晚上8时许 , 家住温岭石桥头镇的金先生急匆匆跑进石桥头派出所 , 他告诉民警 , 自己微信中不知什么时候有一位备注名“林蕾蕾”的好友 , “她经常在朋友圈里发赚到钱的消息 , 每天的收益看上去还挺诱人的 。 ”金先生表示 , 10月15日上午 , 他便主动联系了林蕾蕾 。
随后 , 林蕾蕾在微信上发来一个链接 , 让金先生下载一个叫“swissquote”的专门炒外汇的App 。 下载后 , 金先生看到App中显示了很多国家货币的汇率及比特币等信息 。 接着 , 林蕾蕾又给金先生发来“程序员”的QQ号 。 当晚他就被程序员拉进了相关QQ群 , 群里还有另外两名群友 , 程序员让他先存3万元到指定的账户 , 然后帮他进行投资 , 赚到钱后再收取15%的服务费 。 一心想着发财的金先生便通过自己的银行卡将第一笔3万元转了过去 。
第二天上午11点左右 , 程序员要求金先生加仓 , 说“存得多就赚得更多” 。 于是 , 他将第二笔5万元转到对方指定的账户 。 不料 , 到了下午3点 , 程序员告诉金先生 , 这笔交易出现了亏损 , 要补仓41344元 , 金先生没有多想就进行了第三次转账 。 然而没过多久 , 他就又被程序员要求补仓79137元 。 但是 , 此时的金先生手头已经没钱了 , 只好向自己的亲戚借钱转了过去 。
“到了晚上8点左右 , 程序员让我继续转账 , 我仔细一算 , 这两天下来自己还一分钱都没赚到 , 就已经投进去了200481元 , 这才感觉有点不对劲 , ”金先生在向警方描述案情时说 , 他马上试图联系“林蕾蕾” , 却发现怎么也联系不上 , 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被骗了 。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 , 10月26日 , 有微博网友爆料 , 近期频频被推荐所谓网络炒汇 , 其家人对此深信不疑 , 沉迷其中 , 甚至不惜贷款去投资外汇 , 并不断在亲戚中发展下线 。 根据该网友提供的信息 , 被推荐的炒汇平台为PriceMarketsUK , 是一家受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FCA)监管的国外外汇平台 。 根据其提供的公司备案号 , 记者在FCA平台上进行核实 , 确有该公司的监管信息 。 但是 , 根据规定 , 海外持牌外汇交易平台也不能在我国境内开展上述交易 。 而且 , 这种“拉人头”的经营模式更与以往网络炒汇诈骗中常见的“套牌公司”手法相似 。
微博网友的爆料引起了很多人共鸣 , 在评论区 , “我亲戚被网络炒汇骗了几十万元”“我同学一直向我推荐 , 说一年赚一倍 , 我很无语”“我妈妈也被骗子洗脑 , 坚信投入5万元、稳定月收入2000元”……
记者注意到 , 在部分社交平台 , 有网友借助吹捧自己的“炒汇战绩”间接推荐交易平台 。 网友Rain(化名)表示 , “7月6日入金10000美元 , 截至9月30日净盈利19208美元 , 不到3个月收益率192.08% 。 ”记者随后联系了Rain 。 在交谈中 , 他声称自己是某量化交易平台的用户 , 并向记者展示了他最新“战绩”:截至10月25日已盈利24000美元 。 虽然他声称自己仅是用户 , 却十分积极主动地向记者推荐该交易平台 , 并发送多份平台资料文档及宣传PPT 。 当记者询问其是否了解网络炒汇的合法合规性时 , 他甚至声称 , “在中国炒外汇一直都是合法合规的 , 外汇保证金交易一直都是允许的 , 只是不允许国内开设交易平台而已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