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北郊汉墓发掘报告( 五 )


管络饰H^一件 。 两端同大 , 截面圆形 。 6:22长0.7、径0.4厘米 。
冒一件(6:23) 。 口部略小于底 , 截面圆形 。 长0.7、口径0.8、底径0.7厘米 。
衔镰二付 , 皆鎏金 。 衔作两节式两端成环形 。 镰呈弧形 , 中间横穿两孔 。 6:10衔展开全长14.8厘米 , 镰长15厘米 。
当卢二件 。 略呈柳叶形 , 上端较大 , 呈圭首形下端窄而尖 。 正面鎏金 , 背面上下各有一卜竖钮 。 6:20长4.3、宽0.8厘米 。
环二件 。 截面为圆形 。 6:25直径0.8厘米 。
铃二件 。 半环形钮下缘两角下垂 , 中悬一舌 , 器身饰菱形花纹 , 菱纹中有乳钉 。 6:15通高5.2、下缘宽4.2厘米 。
泡钉四枚 。 钉冒半球形 。 6:27通长0.8、直径0.9厘米 。
7.漆案栏饰直角形和长条形各二件 。 表面鎏金 。 直角形者为案栏角部装饰 , 6:13折角处至两端均为9.5、宽4厘米(图一七 , 1) 。 长条形者一端半封口 , 6:11长9.5、宽4厘米(图一七.2) 。
8.案足四件 , 与案栏饰同出 。 作马后腿形 , 鎏金 , 中空 , 内残留有朽木 。 6:1高18.8厘米(图—j6) 。
9.矛一件(13:11) 。 矛身扁平似柳叶形 , 截面呈菱形 , 中空 。 循部上小下大 , 截面圆形 , 笹部中腰有一竖钮钮后近口处有一孔 。 矛身中残留有竹胎 , 其外包有一层细竹蔑 。 通长26、刃部长16.3厘米(图一八3) 。
10.镦三件 。 作长筒状 , 镦中遗有残秘 。 分两型 。
I型:二件 。 截面呈圆形 , 中腰饰凸弦纹一周 。 13:12锻底有十字花纹 。 长14、直径2.4厘米(图一八 , 2) 。 锹距矛头(13:11)1.5米 。
II型:一件(13:42) 。 截面五边形 。 长7.6、宽3.6厘米(图一八 , 1) 。
11.弩机十二件 。 13:2形制较大 , 为实用器 。 无郭 , 键已失 。 悬刀长9.3、望山高6.2、牙长4.5厘米(图一七 , 13;图版贰拾 , 7) 。 余十一件形制较小 , 为明器 。 郭、牙、悬刀.键等俱全 , 郭上刻箭槽 。 18:4郭长5.6厘米(图一七 , 14) 。 3:20郭长5.2厘米(图一七 , 15) 。
12.印一枚(4:23) 。 圆座 , 龟钮 , 有穿 , 阴刻篆文“富贵” 。 通高0.8、直径1.2厘米(图一六 , 7) 。
13.量具三件 , 均出自M4O敞口 , 壁内斜为小平底 , 口沿平伸一细长把 , 把端有一椭圆形环 。 4:3通长7.6、口径1.94、底径1.12、高 。 .8厘米(图一七 , 3) 。 4:6通长11.3.□径2.94、底径2.2、高1.3厘米(图一七 , 9) 。 4:7通长11.5、口径3.2、底径2.4、高16厘米(图一七 , 10) 。 这三件量具的容积分述见下员表二 。
据《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文物出版社 , 1981年) , 汉代一籥约合10毫升左右 。 这三件量具大致分别相当于十分之一籥、二分之一籥和三分之二籥(即“大半籥”) 。 这种小型量具传世?和出土的较多 。 《图集》作者推测多为量药物之用 。
14.环一件(13:16) 。 截面为圆形 , 环径约2.5厘米(图一七 , 5) 。
15.环首一件(1:19) 。 截面椭圆形 , 环边伸出短柄 。 长5、环径4.2厘米(图一七 , 8) 。
16.刷一件(11:16) 。 束口似筒形 , 柄为圆杆 , 柄端雕出一兽首 , 兽眼为一贯穿的孔 。 通长13.1厘米(图一四 , 6) 。
17.笄一件(13:24) 。 已残 , 截面圆形 , 一端似锥形 。 残长8.5厘米(图一四 , 5) 。
18.四叶形饰十九件 。 通体鎏金 , 扁平四叶形 , 中有圆孔 , 有圆冒形铜泡钉 。 7:3长6.3、泡钉直径1.9厘米(图一四 , 7) 。
19.钱币共出土一千余枚 , 钱文有半两、五铢和大泉五十 。 半两十三枚 , 均出自M13 。 正方形穿 , 穿及边缘俱无郭 。 直径2.6—3.2、厚0.1—0.19厘米 , 重3.75-5.3克(图一九 , 1一3) 。
五铢九百余枚 , 分四型 。
I型:六三O余枚 。 五字交股两笔较直 , 朱字头方折 。 边缘及穿均有周郭 , 穿下有半星 。 直径2.55—2.6郭厚0.15—0.2厘米(图一九 , 4) 。
II型:一百余枚 。 五字交股两笔弯曲 , 朱字头方折 , 穿下无半星 。 直径2.57—2.6、郭厚0.18一0.22厘米(图一九 , 5) 。
Ⅲ型∶六三枚 。 小五铢 , 皆出自M4 。 金字头作三角形 , 朱字头方折 , 五字交股两笔弯曲 。 直径2.2、郭厚0.1厘米 , 重0.6-0.8克(图一九 , 6) 。
Ⅳ型∶五十余枚 。 五字交股两笔弯曲 , 朱字头圆折 , 铸造粗率 。 直径2.5—2.58、郭厚0.12-0.15厘米(图一九 , 7)
大泉五十一一六枚 。 除一枚出自Ml外 , 其他均出自M19 。 形制有三种:一种周郭较厚 , 有的边缘断面呈三角形 , 字划清晰C直径2.6—2.8、郭厚0.2—0.25厘米(图一九 , 8) 。 另一种郭薄 , 字划较清晰 。 直径2.4—2.6、厚0.15厘米(图一九 , 9) 。 又一种轻薄 , 直径2.3—2.35、厚0.1厘米(图一九 , 10)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