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BU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的主要组成物质 , 在大多数人眼中 , 它们是妥妥的“废物” , 只会污染环境 。 但是 , 中国科学家们却成功变废为宝 , 将它们分别做成了蛋白质与人造粮食 。
人工淀粉
9月24日 , 全球权威期刊《科学》上的一篇论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 这篇论文展示了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实现了全球首次的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 。
你没有听错 , 在科学家们的手中二氧化碳转化成了淀粉 , 而且人工淀粉合成时的效率远高于自然合成 。 据了解 , 自然界的植物要合成淀粉最少也要100-120天 , 而人工合成不过11天 。
更何况 , 自然合成需要消耗大量的土地、水、肥料等资源 。 而人工合成则省去了这些资源消耗 , 主要原料便是全球变暖的“始作俑者”二氧化碳 。
而为了将二氧化碳转换成淀粉 , 中国的科研团队已经努力了近6年的时间 。 如今 , 中国的这一成果为全球解决粮食危机、化肥农药污染等问题 , 打开了一个新的大门 ,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更令人惊喜的是 , 中国科学家们近来又传来了一大喜讯 。
人工合成蛋白质
10月30日 ,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宣布 , 我国实现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合成;更重要的是 , 我国已经形成了万吨级别的工业产能 , 这还是全球首次 。
据了解 , 中国科学家的这项研究成功不仅有着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 更是凭借着刷新了工业化条件下一步生物合成蛋白质收率最高85%的最好成绩 , 且仅用22秒便能够成功合成 。
中国的这一成就 , 势必会掀起一场颠覆性的产业革命 。 据项目首席科学家薛敏模式介绍 , 天然合成的蛋白质有着许多的约束且十分复杂 , 存在着能量转化效率低、反应缓慢等问题 , 而利用一氧化碳与氮源合成蛋白质则没有那么多束缚 。
她表示 , 因此这一技术被国际学术界认为 , 是一项能影响人类文明发展与对生命现象认知的革命性前沿科学技术 。 由此可见 , 中国科学家的这一成绩于人类文明进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即算是不看那么远的事情 , 从眼下而言 , 我国的这一突破也有着许多现实意义 , 能补足我国在农业上的短板 。
在饲料用蛋白质上 , 我国对外依赖程度颇高 , 超80%都依赖于进口;尤其是我国的大豆进口 , 最高年份已经突破1亿吨 。 这样的境况令人警醒 , 显然不利于我农业安全 。
而在如今 , 一氧化碳转化蛋白质项目的成功与工业化推动 , 将有效减少我国饲料用蛋白质的对外依赖程度 。 同时 , 人工合成能够有更少的能源消耗 , 并实现更少的二氧化碳排放 , 于我国环境保护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
【中国科学家变废为宝,2大好消息传来,从人造粮食再到人造蛋白质】中国科学家的这两项成就 , 为我国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 无疑会令国人更安心 。
推荐阅读
- 霸王龙是否有羽毛?其实你印象中的古生物形象,大部分都是错误的
- 远古时期的生物比如今生物体型都大吗?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 是什么杀死了恐龙?
- 如果6500万年前恐龙没灭绝,会进化成什么样?科学家模拟画面!
- 有羽毛的恐龙都有哪些?可以了解一下
- 在恐龙之前也有地球霸主!要是它还存在,还会有恐龙的崛起吗?
- ?熔滴型微晶石更有助于描绘源陨石坑的位置
- 2029年4月14日,最危险的“毁神星”将接近地球?什么情况?
- 国家航天局:我国航天重大工程正处在承上启下的转折点
- 南极发现移动的“海上金矿”,储量可达10亿吨,我国或成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