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期反转效应:涨久必跌、跌久必涨
实际上大多数做股票的投资者都会看技术分析技术分析实际上就是分析股票价格走势的规律性 。 但问题是大多数技术分析指标其实都并不可靠因为它背后并没有理论来支撑 。 比如说 macd 、 kdj 日线的金叉死叉等 。
然而在这些价格规律中有两种是可靠的下面我就给你介绍一下让你可以直接拿来用 。
第一种叫长期反转效应 。
198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和他的合作者德邦特最早发现了股票在涨涨跌跌中长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那就是——涨久必跌、跌久必涨 。
你可能会想这个道理很简单啊炒股的人都知道 。 但你有没有发现“涨久必跌、跌久必涨”这八个字的关键在于“久” 。 如果你不能准确预测这个时间长短这个道理那就是个摆设 。
我们经常在股市中看到有的人看股票跌了两个月了觉得差不多够久了于是信心满满杀进去 。 结果怎么样呢?被套了 。 那应该怎么做呢?正确的做法是在买跌的时候你一定要注意不是刚跌就买而是塞勒和德邦特就利用这个规律做成了交易策略他们用纽约证券交易所1926—1982年的样本按照之前3年股票的表现来排序买入后35只亏得最狠的股票同时卖空前35只涨得最好的股票发现这种策略平均每年可以获得8%的高额收益 。
“跌久必涨”这个跌的时间到底指的是多长呢?在美国市场基本上是三年 。 在中国市场上这个道理虽然同样适用但是表现出来的时间长短就不太一样了 。 一般会短于美国市场我们团队测出来的大约在一年半左右 。
为什么不同的市场上这个时间长度不一样呢?这是因为投资者的理性程度不同中国市场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短期行为更加严重所以会缩短长期价格规律的时间 。
这个策略就是著名的长期反转策略顾名思义就是要与过去的表现反着操作 。 买跌卖涨 。 你发现了吧在众多技术分析指标中涨久必跌、跌久必涨这句话可谓是最简单的价值规律了所以交易策略往往来源于非常朴素的直觉并不需要多复杂的指标 。
“长期反转策略”的理论依据
虽然这个规律很简单但是你要注意了任何行为金融策略都必须找到理论依据否则就很有可能是样本内有用一拿到样本外到实际市场检验可能就不成立了 。 那么长期反转策略的行为金融学理论基础是什么呢?
长期反转策略买跌卖涨利用的是投资者过度反应这种心理偏差过度反应会使股票价格被高估或低估 。
一种原因是在信息加工阶段由投资者的代表性偏差所引起例如当股票某些特征高成长、大比例分红、登上排行榜等情况出现时投资者往往忽略其他信息而立即做出决策导致过度反应;另一种原因是在信息输出阶段由投资者的过度自信所引起过度自信的投资者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也会导致过度反应 。
长期反转策略正是利用了投资者的这种非理性心理某些股票被过度追捧或过度忽视于是就产生了股价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 这个策略用两头极端错误定价的组合而放弃中间部分与投资者的过度反应反向操作并期待价格回复 。
惯性效应:追涨杀跌
说完了股票长期有反转的特性我们再来看看股票短期的价格特征 。 股票在短期表现与长期完全相反——具有惯性!惯性也就是原来涨的还会涨原来跌的还会跌 。 所以短期交易策略为“追涨杀跌” 。
惯性效应也称动量效应这是杰格迪什和蒂特曼( Jegadeesh and Titman )在1993年首次提出的他们将1963—1989年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票按6个月前的收益来排序划分为10等分然后与长期反转策略刚好相反买入涨得最好的那一组同时卖空亏得最惨的那一组 。 发现这个策略每年可以获得高达10%的收益 。 这就是著名的惯性效应诺奖得主法玛甚至把它称为“祖师爷”( granddaddy )级别的异象( Fama 1998) 。 祖师爷既指这个异象非常显著、很难消除又指这个异象是一系列其他同类异象的根源 。
惯性交易策略即追涨杀跌利用的是投资者对股票市场上的信息反应不足这种心理偏差 。 你可能会问反转交易策略利用的是反应过度惯性交易策略利用的却是反应不足那么究竟如何判断反应不足与反应过度呢?
答案是:时间长短 。 反转交易策略利用的是长期价格规律我们上面也说过在构造组合时用过去3年最起码超过一年的业绩来排序;而惯性交易策略利用的是短期价格规律在构造组合时用过去半年最多不超过一年的业绩来排序 。
推荐阅读
- 常德一男子诈骗8万元购车首付款,回乡过年时被民警抓获
- 2015年,江苏妇女为还赌债,伙同19岁女儿骗婚30多次,涉案110万
- 老大是女儿,老二放心生,然而真相扎心了……
- 被罚238万!这家巨头栽了
- 绑架李诚,硬刚警察,浑身缠满炸弹收赎金,20世纪最后一个悍匪
- 榆林GDP突破5000亿元,人均突破2万美元,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 我的世界:像素游戏很无聊?这几个物品放对地方,乐趣立马翻倍!
- 年年如此?广州花市老板这样疯狂打砸年花行为,真是疯狂……
- 湖南男子买私彩被骗1万后,如法炮制诈骗80个亿,家中现金堆成山
- 新疆多名男子开赌场15个月,获利1200余万,被判刑不服多次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