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的人性弱点:破窗效应,邓宁-克鲁格效应,路西法效应( 二 )


这种什么事情都不做就可以得报酬的好事 , 对于经济条件拮据的大学生来说 , 那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
津巴多的实验是什么呢?让这些学生去地下室模拟当囚犯和狱警 。
研究课题为——人是如何变坏的 。
津巴多在这些报名的学生当中选了12个人作为囚犯 , 又选了12个人来当狱警 , 为了效果能更加真实逼真 , 他还邀请了当地警察局的参与 。
一切环节都非常真实 , 从抓捕到坐牢都是按照真实情况模拟 。
原本计划时间为两周 , 可到第6天就被紧急叫停 。
狱警威风凛凛 , 可以作威作福 。 囚犯没有名字只有编号 , 而且但凡有一点抗议就会遭致毒打 , 一切都是真实的 , 直到有人开始崩溃 。
可是崩溃也没有任何效果 , 他们还要继续坐牢 。 所以狱警的压迫就一天比一天严重 , 而囚犯也开始变得麻木不仁 , 互相猜忌 。
每个人都忘了这是一场实验 , 他们开始在这场放纵中迷失自己 。
直到津巴多的女友看到狱警羞辱囚犯那一幕 , 给了津巴多当头棒喝 , 他才反应过来 , 这是一场泯灭人性的实验 。
善与恶的界限并不是明确的 , 不可动摇的 , 而是可逾越 , 可改变的 。
这就是路西法效应 。
在纳粹集中营打开毒气阀门的只是一个普通人;
在战场上虐待俘虏的人也是一个心理正常的士兵;
用妇女进行惨无人道实验的医生也曾救死扶伤…
在一个恶劣的环境下 , 人们会去掉主观意识 , 认为自己并不是主动作恶 , 只是服从命令而已 。
这是汉娜·阿伦特在《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中提出的类似观点——平庸之恶 。
在善恶的界限模糊之时 , 普通人还能够坚守自我吗?
04 择栋梁而避朽木与善人居 , 如入芝兰之室 , 久而不闻其香 , 即与之化矣 。
既然人性总是受着身边氛围影响 , 我们何不寻找一个更高层次的环境呢?
没办法约束自己 , 那就让外在条件制约 。
如果周围人都是积极正能量 , 那么你也会是那个让人向往的“小太阳” 。
出生于书香门第世家 , 即使不是专家 , 对诗词也略通一二 。
鸟随鸾凤飞腾远 , 人伴贤良品自高 。
永远不要低估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力 。
本文由明朝似锦原创 , 欢迎关注 , 带你一起长知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