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牌主打歌」第141期:莫西子诗

「大牌主打歌」第141期:莫西子诗】本期大牌
莫西子诗

「大牌主打歌」第141期:莫西子诗

文章插图

2012年,来自彝族的吉克隽逸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一首《不要怕》惊艳观众。这首歌曲在吉克隽逸的演绎下,仿佛从大凉山悠远飘来,给都市人带来最淳朴的抚慰。《不要怕》走红时,作者莫西子诗从一个日常打工人正式成为音乐创作人。

「大牌主打歌」第141期:莫西子诗

文章插图

莫西子诗生于1978年,长在四川的大凉山。童年的他,总光着脚丫到处跑,在路上,在田野间,他总会听见人们的歌声。家里穷,没有玩具,妈妈常把口弦挂在他脖子上,大约一个指头大小的竹制弹簧片口弦,发出苍凉的声音,这个声音是莫西子诗最早的音乐启蒙。上世纪90年代初期,“山鹰组合”横空出世,从大凉山红到全国。莫西子诗初三那年,“山鹰”来到他的学校,他第一次听到了吉他的声音,莫西子诗顿时就被其吸引。连简谱都不认识的莫西子诗开始了他自学吉他的旅程。高中毕业,莫西子诗在凉山念了师范大学,那个时候的他开始接触音乐创作。
大学毕业后,莫西子诗去了上海,成为了一家外企日语翻译。虽然生活看起来还不错,但他内心的音乐情结却始终蠢蠢欲动。于是他辞掉上海的工作,去北京闯荡。在北京,他做过很多工作,导游、推销员、街边艺人,结果最后连口都糊不上。2008年,这个刚好30岁的男人打起了退堂鼓,“他想他大学是师范专业的,要不干脆回去教书。”之后有一天,莫西子诗坐在朋友的店里弹琴,看到窗外为生活奔忙的外乡人,他突然觉得自己应该再坚持一下。莫西子诗形容自己“走出去之后我绕了很久,突然有一年会写歌了,我觉得那种感觉挺美妙的,然后我就不断试着去创作。”莫西子诗那天写出了他人生中第一首歌《阿杰咯》,“阿杰咯”在彝族语里是不要怕,不要悲伤的意思。2012年,吉克隽逸在《中国好声音》上翻唱了这首歌,一炮而红。

「大牌主打歌」第141期:莫西子诗

文章插图

2013年的时候,灿星制作在做完《中国好声音第一季》后考虑做原创节目,莫西子诗在邀请之列。当时他身边很多朋友反对,独立音乐人参加综艺,意味着向庸俗妥协。但莫西子诗想看看,自己的音乐可以有多大的接受度。于是次年,莫西子诗带着献给女友的《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里》去了《中国好歌曲》。决赛中,莫西子诗搭档老牌摇滚歌手郑钧,将这首热烈质朴的民谣大刀阔斧的改动,变身为一首极具节奏感的摇滚歌曲,最终夺得亚军。这场激情四射的视听盛宴,许多观众大呼只听一遍不过瘾,但求马上再‘死’一次。莫文蔚、谭维维、田馥甄、杨坤等歌手也化身粉丝,对这首作品进行了翻唱。就在大家以为莫西子诗终于可以凭借这一次的火热在流行乐坛大展拳脚时,他却淡出于大众视野,选择了回归自我。
2014年9月,莫西子诗推出了彝语专辑《原野》,这是一张非常原始、自由的专辑。莫西子诗说这是他的“迷幻山歌”,里面是人们听不太懂的彝语,辽阔悠远的口弦声和吆喝声。森林、月亮、山魈、知了、螺髻山……彝族人崇尚万物有灵,这些一直躲在莫西子诗潜意识里的自然意象冒出头来,成为《原野》里12首作品的主角。里面几乎每一首歌,都有一段故事。

「大牌主打歌」第141期:莫西子诗

文章插图

几年前,莫西子诗回大凉山,看到很多地方的瓦板房、夯土房都拆掉了,火塘也没有了,他很惆怅。那时起,他开始在县城的彝族村落里,收集搬迁时丢弃的瓶瓶罐罐、锅碗瓢盆、农具家什等物件,然后用它们做声音器物装置。如果人们轻轻碰触并敲打它们,就能感受到这片‘荒原’留下的声音。
之后莫西子诗在他的家乡筹备了“荒原计划”,准备在大凉山建一个荒原图书馆。图书馆在本身功能基础之上,加入音乐、戏剧、绘画、冬夏令营、传统手工艺教育、传统语言文字、歌谣谚语等一系列文化活动,成为集图书、艺术、手工、民俗、传统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艺术公益空间。他希望这个图书馆除了为白庙村民提供基础社区服务之外,也会成为西昌的小型文化基地,成为凉山文化活动的代表。
本期歌曲
莫西子诗-万物
莫西子诗-不要怕&啊杰咯
莫西子诗-孩子,不要悲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