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隐姓埋名,行踪轨迹却被锁定,惨遭前同事毒手



女子隐姓埋名,行踪轨迹却被锁定,惨遭前同事毒手

文章图片

在小坊看来
感情嘛~当然要讲究两情相悦
【女子隐姓埋名,行踪轨迹却被锁定,惨遭前同事毒手】那如果被拒绝 , 你会怎么办?
是大方祝福?还是死缠烂打?
面对这样的抉择

一男子竟从网络上购买个人信息
从外地追到青岛
将“心上人”残忍杀害......
酒店门口年轻女子被杀害
夜幕降临 , 在冷清又静谧的海边酒店门口 , 一位叫赵刚的男子正与该酒店的保安轻松攀谈着 。
这时一名身着酒店制服的年轻女子从此经过 , 只听赵刚猛地叫了一声“小奇” , 小奇回头一看 , 脸上瞬间显出惊恐的表情并拼命向酒店跑去 。
没等小奇喊出“救命” , 赵刚已持刀捅向她 , 将小奇推倒后更是不计后果地连续向她捅去 。
此时酒店的电瓶车正好载着乘客从此经过 , 他们迅速报警并上前围拢过来 。
赵刚发现有人过来才猛然清醒 , 将刀扔在地上迅速逃走 , 跳上了一辆从此经过的出租车 , 并催促司机快走 。
司机听到后面有人追赶并喊叫 , 察觉这位乘客的异样 , 任凭赵刚如何催促 , 车辆都停在原地不动 。
赵刚看到逃走无望 , 便从车上下来 , 从背包中掏出随身携带的几万元现金 , 用打火机点燃并口中念叨:“奶奶 , 我要来找你了 。 ”
很快120救护车和警察赶到现场 , 经医生诊断小奇已经死亡 , 民警将赵刚当场抓获 。
为躲纠缠隐姓埋名来
青岛打工
赵刚与小奇曾是就职同一家酒店的同事 , 赵刚渐渐对小奇产生好感 , 并多次表达爱慕之情 , 但是小奇拒绝了赵刚的示好 。

后来 , 小奇因为工作原因到其他城市就职 , 没想到赵刚得知消息后 , 一路查询找到小奇的工作单位多次纠缠 , 小奇不胜其扰并报警 。
赵刚为何总能找到她?
检察官在赵刚的供述中
发现他曾向李甲、刘乙购买过
被害人的户籍身份信息、
联系方式、卫星定位等个人信息
检察官敏锐地感觉到李甲、刘乙的行为已经超出正常的信息服务范围 , 可能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 并且与本案被害人的死亡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

遂依法向侦查机关核实相关犯罪线索 , 并及时引导侦查 。

最终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对赵刚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 2020年12月10日 , 赵刚被执行死刑 。
而同时 , 侦查机关也迅速将李甲、刘乙抓获到案 , 以李甲、刘乙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移送至黄岛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
原来赵刚加入了一个QQ找人群 , 他谎称在寻找女友小奇 , 很快在这个群中赵刚认识了与他有“相似经历”的李甲 , 同在“情场失意”的两人聊得十分投机 。
此后李甲与赵刚通过微信取得联系 , 称能帮其查到小奇的个人信息 。
为获取赵刚信任 , 李甲找到朋友刘乙从中协调并传递信息 , 在收取赵刚2800元后 , 李甲仅凭借赵刚提供的被害人姓名、出生年份和大致原家庭住址 , 就轻而易举锁定了被害人身份信息 。
而赵刚正是通过这些信息一步步锁定了小奇的具体位置 , 提前制定作案计划并准备作案工具 , 在众目睽睽之下将小奇残忍杀害 。
出售个人信息终酿大祸
检察官在提审两名犯罪嫌疑人时 , 他们都说自己根本不知道赵刚想要杀人 , 赵刚只是告诉他们要寻找女友 , 他们是好心帮助提供了个人信息 。 好心帮忙也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吗?
对此 , 《刑法》规定给出了答案
↓↓↓
《刑法》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特别严重”情形之一是“造成被害人死亡、重伤、精神失常或被绑架等严重后果” 。
李甲、刘乙等人出售信息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才能定罪处罚 。
赵刚在向李甲等人购买被害人个人信息时 , 确实谎称寻找女友而购买 , 李甲等人主观上对赵刚有杀害被害人的主观故意是不明知 , 因此不构成故意杀人罪共犯 。
但正是李甲等人出售被害人个人信息 , 一步一步引导着赵刚找到被害人 , 从而实施了故意杀人犯罪 , 李甲等人的上述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 应当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 。
一审、二审期间 , 经过法院和检察机关的共同努力 , 最终李甲、刘乙对被害人家属给予经济赔偿 , 最大限度抚慰了被害人亲属 。
二审法院以李甲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 , 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元 , 刘乙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 , 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