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我的哥!23岁大学生靠一幅画赚18万,这是噱头还是炒作?( 三 )


他从三岁左右开始 , 就在妈妈的启蒙下拿起了画笔 。
与其他小朋友不同的是 , 别人学习画画大多是“被绑架”的 。
而他却始终对绘画饱含热情 , 喜欢看画笔在纸上来回摩擦后 , 呈现出的一个个小图案 。
早期作品都是以圆珠笔和钢笔画为主 , 这是打好画画的基础必不可少的阶段 。
每天画着简单重复的线条 , 他从未觉得枯燥 , 只想着如何能让落在纸上的每一笔印记变得更加自然流畅 。

在高考前的集训 , 他依然专注练习素描和速写 。
尽管已经画出了很多优秀的成品 , 他也不急于求成只注重作品的产出量 , 还是能静下心来细细打磨 。
考入川美后 , 他开始转向了板绘 , 还接触到了CG(计算机动画) 。
从手绘到板绘 , 还是离不开大量的练习 , 排线、色彩、光影、透视......

当他体会到了不同画法的区别和美感后 , 更是一心扑在如何提高画技上 , 经常一坐就是一整天 。
勤恳的练习 , 再加上专业的指导 , 他的画技突飞猛进 。
通过作品就能直观感受到他的进步 , 他也在不断的摸索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新画风 。
他的视频中标注了作品日期 , 可以看出他在前期至少能保证每周一幅画的频次 。
而一幅成功的画作 , 和其功底、手感、审美缺一不可 。
下笔时要考虑整体的构图 , 突出主题的同时又不能让画面元素过于单一 。
主次分明、光影明暗、人物姿势、整体构图都要在下笔之前预设好 。
所以 , 哪有什么一夜成名 , 其实都是百炼成钢 。
吴俊达最大的天赋 , 就是他持之以恒的练习和精益求精的耐心 。
就像莫扎特所说 , 我每天花12小时练琴 , 人们却用“天才”两个字掩盖了我所有的努力 。
他的勤奋和优秀影响了很多人 , 很多学生看到他的视频更加坚定了自己当艺术生的信心 , 将他视为榜样 , 更加努力学习 。
同是艺术生的学生们看到他的作品后倍受鼓舞 , 让他成为鞭策自己刻苦画画的动力 。

连国内知名影视公司看到他的作品后 , 都直接在评论区抛出橄榄枝 , 邀请他一起来做中国神话 。

#4
吴俊达的名字在画届可谓是名声大振 , 粉丝们将他封神 , 身份是画届知名大触 。

但他自己深知 , 在绘画这条路上是学无止境的 。
相比大神的称号 , 他认为自己只是数字绘画领域中的一个新秀 。
越是被捧 , 他越沉稳 , 对自己的绘画要求越来越高 。
一幅《山海有灵》 , 他在作画前期就查了大量相关的资料 , 光是草稿就创作了两三个月 。

最后在上百幅中选取了5张 , 用金木水火土来对应五大神兽 , 朱雀、青龙、白虎、玄武、麒麟 。

因为和传统文化相关 , 在画时更需要注意它们的形态 。
比如画龙头时 , 吴俊达会借鉴一下鳄鱼的样子 。
为了区分朱雀和凤凰 , 在绘画朱雀时将尾巴换成了更有代表性的三根羽毛的形象 。

生活所见和自身经历也能衍变成他画作中的元素 。
因为从小生活在重庆 , 画建筑时就增加了颇有魔幻色彩的轨道穿楼 。

他的父母在大足石刻附近工作 , 小时候去玩时经常会看到佛像 。
石刻造型的美感成为了他创作的源泉 , 作品《玄武》中水下碑林的元素就由此而来 。
他的画作不仅有第一眼的惊艳 , 细节同样经得起推敲 , 通过作品表达的意义也引人深思 。
当人类带着高科技装备下海探险时 , 遇到了古神兽玄武 。
这穿梭时空的相遇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 , 是古老神兽的前瞻 , 也是科技未来的回望 。
能把脑海中的景象一笔笔变成画作时 , 心中会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 。
这是画画带给他最简单直接的快乐 。
他说 , 现在目标早已不是追求细节上的完美 , 而是想把自己的画 , 画得更加概括 。

用更大的笔触去表达最真实的画面 。

这位刚刚毕业的98年画龙少年 , 如今代言各大品牌 , 为电影画宣传海报 , 众多私稿争先邀约 。
粉丝们经常调侃他是百万画师 , 毕业即巅峰 。

可问起他对未来的打算 。
他只有一句坚定又真诚的回复:
【厉害了我的哥!23岁大学生靠一幅画赚18万,这是噱头还是炒作?】“如果可以 , 我希望自己一生都在画画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