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元宇宙的发展是大势所趋,而不是偶然?( 二 )


当然 , 互联网时代还有一个重要转折点是移动智能手机的普及 , 也就是乔布斯先生缔造的王国 , 并带来了更多的创新 , 也颠覆了我们的生产生活 。
分析机构Strategy Analytics的最新研究表明 , 截至2021年6月 , 全球一半人口都拥有智能手机 , 约为40亿人 , 但是智能手机在10-15年前才算真正开始进入市场 , 其增速令人错愕 。
面对如此庞大的用户 , 我们不禁思考 , 智能手机还能怎么进化?人们的日常社交娱乐设备还能怎么演变?难道让智能设备生产商面对增速放缓都去造车吗?
我们再看另一组数据:IDC数据显示 , 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VR头显出货量同比增长52.4% , 展望未来 , IDC预测2021年VR头显全球出货量将同比增长28.9% , 但这是受制于疫情带来的供应问题而测算 , 长期来看VR头显市场增长依然十分强劲 , IDC的报告预计全球出货量将于2025年增长至2860万台 , 五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41.4% 。
而全球知名VR游戏《Beat Saber》(中文常称为“节奏光剑”)销量在3月就超过了400万份 , 付费DLC的歌曲销量超过4000万份 , 营收超过了1.8亿美元 , 远超市场的预估 。
从数据上我们可以直观看出智能手机增速在放缓 , 而VR设备在经历一段低谷期后开始展现出真正的活力 , 虽然IDC预测VR头显市场出货量未来不及3000万台 , 但这一数据显然低估了市场的增速 , 毕竟今年第一季度全球VR头显设备出货量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2.4% 。
我们知道VR设备将会是元宇宙非常重要的一环 , 就好比于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一样 , 如果90年代有人告诉你未来我们会在一个手机上(当时还是“大哥大”或者小灵通)购物社交 , 甚至每天超过6小时沉浸在这个世界里(QuestMobile数据) , 估计会被人骂是疯子 , 但现在这就是事实 。
那么 , 未来呢?人们是否会像逐渐抛弃收音机和电视一样 , 逐步放下智能手机 , 并找到下一个硬件产品 , 那么它会是VR设备吗 , 这个承载着元宇宙的基础硬件?
沿着这一思路再想下去 , 谁会成为元宇宙里的乔布斯 , 哪一款硬件又会成为iPhone4一样的颠覆级产品?
Z时代消费人群的变化如果说硬件的变化还仅仅是“小荷才露尖尖角” , 那么人群结构和消费者的变化则是肉眼可见的改变 。
我们不得不承认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曾经还略显年轻或青涩的80、90后如今也已步入青壮年 , 而被称为Z世代(定义为95后+00后)的新的种子选手却在悄然成长着 , 按照年初统计的数据 , Z世代的网络活跃用户已经超过3.2亿人 , 占全体移动网民28.1%(QuestMobile数据) 。
按照数据统计 , Z世代们的网络月人均使用时长近175个小时 , 高出全网用户35个小时 , 我们按照一个月480小时的可活动时间(减去三分之一的睡眠)计算 , 这一占比接近40%的日常活动时间 。
另一方面 , Z世代也被称为互联网真正的原著居民 , 他们可能从记事起就有了互联网的陪伴 , 甚至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 因此他们的网络使用特点愈加鲜明 。
而根据QuestMobile2020“Z世代”洞察报告显示 , Z世代们的用户画像中包含了“动漫”、“明星”和“游戏”三个重要的标签 , 也因此他们对盲盒经济、公仔IP经济、颜值经济和偶像经济这些在老大哥们看来不太理解的领域反而游刃有余 。
当我们谈到Z世代时 , 不得不提到当前月活超过2.37亿年轻用户(18-35岁用户占比78%)的B站 , 人们从以前的不理解到逐步接纳其中的一些文化 , 包括二次元、虚拟偶像和弹幕文化 。
而在今年“双十一”活动期间 , 淘宝举办了“天猫双11首届元宇宙艺术展” , 里面的虚拟代言人AYAYI更是受到了不少年轻用户的追捧 。
同时 , 关于Z世代的另一组数据也值得我们关注 , 视频娱乐形式深受Z世代青睐 , 人均每月花费在视频娱乐上接近50个小时 , 从这个数据上我们便可以直观的看出为什么图文内容打开率越来越低的原因 , 毕竟年轻用户的选择才是未来的方向 。
但由此我们不禁想到一个变化 , 当视频的表达方式越来越受到网络用户青睐时 , 下一步会有怎样的呈现?我们也不禁思考或许VR/AR的视频会带来更有趣的体验 , 既然是更有趣、更新潮的东西 , Z世代们会拒绝吗?毕竟在许多90后眼里都不太理解的盲盒都成长出了上千亿的市场 。
如果我们细心的去思考一件事 , 会发现 , 科技的进步已经超越了大部分人的设想 , 而人类作为创造者一方面在适应 , 另一方面还在持续不断的创新 , 但这也是社会和科技与人类历史相辅相成发展的原因 , 我们谁也逃不过这个螺旋向上的漩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