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提到飞行 , 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鸟类专属的能力 , 可事实并不是如此 。 大自然中存在各种奇迹 , 比如说世界上有一种蛇类 , 它们没有翅膀却也可以飞行 , 这种蛇就是金花蛇 。 金花蛇会飞行的事情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 甚至还有很多科学家们特意研究过这个课题 。
但由于金花蛇本身的稀有性和研究技术的限制 , 科学家们对金花蛇飞行原理的研究一直没能成功 。 直到前段时间 , 研究人员终于发现了金花蛇飞行的秘籍 , 那就是依靠空气动力学 。 什么是空气动力学?金花蛇为什么能凭借这个原理在不长翅膀的情况下成功飞行呢?
会飞的金花蛇
金花蛇是一种主要分布在亚洲的毒蛇 。 这种蛇虽然名义上被归到毒蛇的类别 , 但它的毒性很小 。 金花蛇另一个别称——飞蛇的含义 。 金花蛇的飞蛇名号可不是浪得虚名 。 虽然不长翅膀的金花蛇没法像鸟类一样直接在高空中自由翱翔 , 但它可以在几米甚至几十米的距离里进行滑翔 。
这已经相当了不起 。 毕竟有翅膀的鸡也只能进行短距离地滑翔 , 而身为爬行动物的金花蛇却能在丛林里滑翔这么长的距离 。 研究人员们当然不会放过这样奇异的现象 。 可由于金花蛇的数量太少 , 研究人员一直无法找到大量的标本进行研究和探索 。 直到前段时间 , 美国的科学家团队通过将金花蛇的行动轨迹录入并用计算机的三维数学模型测算 , 才发现了金花蛇的飞行秘籍 。
金花蛇想要进行远距离翱翔时 , 会先爬到一棵很高的树上 。 所有人都明白这是因为起始高度越高 , 落到地面的时间越长 。 金花蛇接下来的行为使研究人员解开金花蛇飞行的秘密 。 爬到高处后的金花蛇并没有第一时间跳下 , 而是用他们浑身强有力的肌肉将自己的两根肋骨不断向两边拉扯 , 尽可能地使身体变得扁平 , 直到他们整个身体的形状完全变形后 , 金花蛇才开始向他们事先想好的目的地弹跳出去 。 但发射成功并不意味着接下来的滑翔会一直顺利 。
金花蛇还需要在滑翔的过程中不断通过扭动自己的身体来控制自己的滑翔方向 , 以防自己一不小心偏离原来设定好的方向 。 研究人员在看到这些数据后十分震惊 , 因为这就是人类之前根据鸟类飞行原理研究出来的空气动力学 。
金花蛇的秘籍——空气动力学
空气动力学 , 是物理基础体系之一——力学的一个分支 。 它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各种能在空气中飞行的物体 。 众所周知 , 无论是想在水里浮起来 , 还是想在空气中飞起来 , 物体受到的向上的浮力都必须等于或大于物体本身的重力 。 这样离开地面承托的物体才能在这样的流体中保持相对平衡 , 甚至不断向上 , 而不至于重新落回地面 。
要想在流体中获得和自身重力差不多的浮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因为流体自身流动性较好的缘故 , 静止的物体在流体中得到的浮力非常的小 。 所以大多数静止的物体都无法在空气中飞行 , 物体想要在空气中飞行也需要特定的形状和动作 , 来使他们获得的浮力等于或者大于自身重力 。
金花蛇通过自身肌肉变换出的形状也是这个道理 。 准备滑翔的金花蛇会将自己捏造成一个上凸下凹的扁平形状 。 这样的形状就会让金花蛇上侧的面积比下侧的面积大很多 。 在它跳下树枝 , 开始滑翔的时候 , 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上侧的空气移动的距离就会比通过下侧的空气的移动距离长 。 所以 , 金花蛇上侧的空气流速就会更快 , 下侧的空气流速就会更慢 。
而流体压强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原理 , 那就是在流体中 , 流体总是更倾向于从压强大的地方向压强小的地方移动 , 导致金花蛇就会由于下方空气不断上推而得到足够的浮力来维持它在空气中的继续滑翔 , 同时 , 上方的低气压也会把它“吸”起来 。 人类最开始的飞机就是这么制造出来的 。
推荐阅读
- 美科学家发现:银河系旋臂已发生“断裂”,银河系是否正在解体?
- 除了黑洞还有白洞?爱因斯坦:白洞是黑洞的反演,能穿梭时间
- “黑洞很黑,我想去点亮”
- 一百多颗恒星“消失”,是什么原因?科学家怀疑是外星文明干的
- 天文学家在银河系附近发现一个古怪的黑洞,所在之处令人难以理解
- 天文学家对银河系中心进行“考古发掘”,结果发现了一条笔直的线
- 天文学家拍到一条巨大的“DNA双螺旋体”,与时空奇点相连
- 人类伟大的进步!黑洞碰撞传出神秘信号,或证明霍金最伟大的预测
- 任何单一的星系都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组成
- 了解黑洞吗?如果不小心掉了黑洞,你猜还能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