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野猪肆虐 , 他们坚持了15年护林、狩猎 , 养了180多条猎犬 , 每年捕杀300头野猪 , 平均年龄60岁!
振飞护农狩猎社作为最早的一批合法猎杀野猪的民间组织之一 , 由于成立时间早、持续时间长 , 再加上媒体报道而被部分人所熟知 。 在振飞护农狩猎社的成立者王振飞看来 , 捕杀野猪再怎么吸引眼球始终排在第二位 , 护田、护林才是真正目的 。
王振飞成立护农狩猎社时正是我国野猪数量高速增长的阶段 。 建国初期的60、70年代我国人口数量激增 , 开垦土地、种植庄稼成了数以亿计人能吃饱肚子的唯一选择 , 所以一场轰轰烈烈的“打虎除豹”运动正式打响 。
野猪性情暴躁、攻击力强劲 , 民间自古就有“一猪二熊三老虎”的说法 , 危险性不言而喻 。 更关键的是 , 野猪还是啃食庄稼 , 自然也成了重点捕杀对象 。 据参加当年运动的老人回忆:村子里的青壮年带着土枪、牵着狗 , 一次最多捕杀2-3头二三百斤的野猪 , 运回村宰杀后分给各家各户 。
资料显示 , 当时栖息全国的野猪数量超过200万头 , 等到了80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野猪数量已经降到了几万头——快成了稀有动物了!1994年我国开始禁止捕杀野猪 , 2000年则更进一步 , 将其纳入了“三有保护动物” , 与青蛙、蟾蜍、黄鼠狼并列 。
繁殖能量强是野猪的一个重要特征 。 巅峰时期的野猪一年生2胎 , 一胎生4-12只幼崽 , 幼崽2-3年后达到性成熟 , 随即进入新一轮繁殖 。 正是因为这个繁殖速度 , 2004年后陆续有地方反映有野猪隔三岔五下山啃食庄稼 。 据当时的媒体报道 , 2005年前后安徽省境内的野猪数量已达到8万头左右 , 正开始酝酿捕杀 。
再回到主角王振飞 。 王振飞是江西婺源县 , 该地也是野猪泛滥的重灾区 。 2007年王振飞向县城主管部门申请成立护农狩猎队 , 即如今名声在外的振飞护农狩猎社 。 在成立狩猎社之前 , 王振飞干过木工、当过兵 , 还在农业银行做过信贷员 。 国企改制下海后 , 王振飞做起了竹笋的生意 , 先从村里农民那里收购采挖的竹笋 , 再加工成笋干销往外地 , 以此赚点加工费 。
从事竹笋生意的过程中 , 王振飞发现频繁有野猪跑到林地里糟蹋竹笋 , 以至于竹笋品质一年不如一年 , 而且农民采挖竹笋的热情也大大降低!
200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 , 王振飞向主管部门提出了成立护农狩猎队的想法 。 没想到的是 , 这一想法得到县里大力支持 , 经过反复开会、酝酿 , 层层审批 , 最终成立了护农狩猎队 。 王振飞后来回忆说 , 等所有文件办齐前前后后花费了12年 。
成立狩猎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其中人和枪是两个棘手问题 。 猎杀野猪不是游山玩水 , 经常在林地里穿行、奔跑 , 途中难免有意外情况发生 , 磕碰、蚊虫叮咬更是家常便饭 。 也正因如此 , 许多年轻人不愿干 , 而老年人又行动迟缓 。 为此 , 王振飞面试每一个应聘者 , 尽量选择体格健壮的 。 目前 , 狩猎队有12名 , 平均年龄约60岁 , 少部分队员为50多岁 。
猎杀野猪 , 枪是万不能少的 。 王振飞每次培训队员都要叮嘱他们不能轻视野猪 , 哪怕是不足100斤小野猪 。 雄性野猪有两对不断生长的犬齿 , 平均长度有6公分 , 其中3公分外露且向上翻转 , 就像狰狞的獠牙 , 能轻松扯下对手的一块肉!野猪鼻子又长又硬 , 有一股子蛮力 , 掀翻一个成年男性是分分钟的事儿!
更令人担忧的是 , 野猪习惯在泥土、泥浆里折腾、打滚 , 泥沙和鬃毛缠绕在一起 , 结果身体就像披了一层厚厚的铠甲 , 能抵抗重物袭击! , 子弹要是不能打中要害 , 野猪大概率会活下去 。
我国对枪的管控极为严格 , 哪怕是取得了资格的狩猎队 。 王振飞狩猎队的枪支平时放在派出所 , 等需要时第二天早上现领 , 当晚再送回:有时捕杀点距离派出所有100多里 , 也要送回 。
推荐阅读
- 为什么猪的战斗力那么弱,却至今没有灭绝?其实猪有个可怕的祖先
- “我只卖了几斤野猪肉,就要判刑”?江西男子贩卖野猪肉被判两月
- 仨男子带8只狗猎捕2头野猪,肉没吃成还把自己搭了进去,咋回事?
- 猪是毒蛇克星?为何人们印象中“贪吃好睡”的猪,不怕毒蛇?
- “在火星过新年”?《多YOUNG科学夜》在新年之际勾勒全新创造力
- 猞猁现身横断山,偷偷跟着一群野猪,还没近身,就被母猪发现
- 跌入进化的死胡同,獠牙不用来战斗,却用来扎穿自己头骨的野猪
- 疯狂!夫妻夜晚捕鱼,妻子被人当野猪枪击,村民:当地野猪泛滥
- 猪的战斗力这么弱,为何至今没灭绝?猪:且看看我的祖先是谁
- 三门峡:这里发现5000万年前动物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