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投资者只需反复做好两件事,剩下的就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中国股市:投资者只需反复做好两件事,剩下的就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文章图片

上篇讲到了股票里的动能事宜 , 股票真的是具有动力学性质的 。 股票动力学 , 一个不算太正式的名词 , 前面有过粗略的解释:能推动行情发展的只有“多”“空”这两股能量 。 市场的“多头”和“空头”是怎么来的?市场博弈中不同的交易者对后市会有着不同的看法 。 看涨后市的参与者构成了市场的多头能量 , 看跌后市的参与者构成了市场的空头能量 , 这两股能量本质上就是博弈参与者的对后市看法 。 “多头能量”和“空头能量”是一对矛盾关系的能量 。 股票动力学就是研究两者之间消长变化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学说 。 它能够帮助我们搞清楚行情发展演变的根本规律 。
但是多空能量的变化关系是错综复杂的 , 其复杂的程度远远超出了大部分交易者的认知 。 事实上也没有人能够读懂所有的变化 , 但是多读懂一点 , 就多加了一份胜算 。 我呢 , 也只是分享一些我的观念而已 。
从股票动力学角度看 , 空仓的时候并不会引起行情变化 , 所以手上没有筹码的参与者是不会构成市场的多空能量的 。 这个时候 , 你既不构成市场的“多头能量” , 也不构成市场的“空头能量” 。 这点应该不难理解吧 , 难道光看不做也会怀孕吗?
有时候我们感觉“专家”的嘴巴会引起行情的变化 。 其实不是“专家”的嘴巴引起行情的变化 , 而是有人依据“专家”的信息参与到市场博弈才引起了行情变化 。
同理 , 各种消息之所以能引起行情变化 , 其实和“专家”嘴巴引起行情变化的道理也是一样的 , 所以手上没有筹码的就不是正意义上的参与者 。 一切参与者必然会构成市场的多空能量 , 这一点是要区分得清楚的 。

学会这样看问题 , 行情分析就简单多了 。
一般的散户 , 就是因为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关注什么东西 , 所以才会被各种消息搞得自己乱糟糟的 。 既然所有参与者都可以归纳为“多头”和“空头”这两样东西 , 那我们不用管那些乱七八糟满天飞的玩意了 。
【中国股市:投资者只需反复做好两件事,剩下的就是赚多赚少的问题】只需要执着于最根本的东西 , 动能 。
由于参与者之间对后市的看法是动态变化着的 , 所以行情波动也会变得错综复杂 。 千万不要理所当然地认为行情正在一波又一波有序地走过来 , 你可不是在阅兵 。 之所以会感觉行情波动看起来有头有绪 , 那是因为在事后看到的 。
一只股票 , 在成妖股之前 , 怎么研究都是模棱两可的 。 等到成妖股后 , 再回过头看 , 感觉横着分析竖着分析 , 怎么看怎么有道理 。
我们很难准确猜到个体参与者的想法 , 但是群体行为却会呈现某些明显的特征 。
如上图 , 行情围绕着白线 , 也就是“大概平均成本”来回摆动 。 行情与“大概平均成本”发生偏离的过程中 , 多空双方必有一方的浮盈在不断增加 , 而另一方的浮亏不断加大 。
以多头为例(空头的道理也是一样的 , 反过来理解即可) , 当行情往上离开“大概平均成本”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 持有多单的交易者必须在恐惧和贪婪之间做出权衡 , 纷纷盘算着落袋为安 。
行情在01、02、03、04、05、06、08这些地方行情发生转折 。 从市场动力学的角度看 , 多头落袋为安的意愿必然会削弱多头能量 , 所以拐头行情很大概率都会发生在这些位置 。
而上图07的位置 , 行情只是做了盘整 , 然后继续按原来的方向发展成更大的下跌趋势 。 运用“市场动力学”原理可以很好解释这种现象 。 行情在“大概平均成本”下方的偏离量达到一定程度 , 空头纷纷盘算着落袋为安 。 空头能量就暂时被削弱了 , 此时多头的整体意愿也不强 。 多空能量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 于是表现为盘整行情 。  经历一翻犹豫之后 , 相对平衡被打破 , 空头能量重新占了上风 , 于是行情突破盘整区间继续下跌 , 发展出更大的下跌趋势 。

千万不能抓住枝末不放 , 解决交易问题要学会抓主要矛盾 。 只有在对情波动的本质规律有了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洞若观火 , 从“时空”的任何维度切入都能推导出一套完整的交易体系 。

关于动能 , 还有一点 , 留待下一篇讲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