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虽大悲化,心等于虚空( 五 )


很多投资者对市场的一些观念以及一些操作习惯都是错误的 , 举例来说 , 很多刚刚进入市场的投资者认为那些价格低、跌得多的股票看上去安全 , 上涨的空间大 。 其实这种观点是对做股认识上的误区 。 股票是由市场参与者共同定价的 , 这就像是菜市场的菜一样 , 价值高的菜自然价格高 , 如果价值高的菜却价格低 , 也会很快被人买进从而再次把价格抬高 , 这是市场对价值的认可 。 那些价格低的股票就像是“廉价菜”一样 , 是被别人抛弃的 , 而与安全和上涨空间无关 。 投资者最好是选择那些价格适中 , 股性活跃 , 波动性好而且平滑的股票来做 , 放弃那些价格很低 , 很少波动的股票 。
还有一些投资者认为下跌的股票上涨空间大 , 这也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 。 股票是有趋势性的 , 一旦进入下跌趋势 , 在短时间内很难再转势 。 对于波段操作者来说 , 在下跌时买入是很不合理的操作 。 合理的操作方法是在上涨的初期买进 , 即“买涨不买跌”(也有抄底方法 , 在下跌浪末端买入) 。 在上升通道时买进是省力省心的波段操作方法 。
实践证明 , 能承受交易系统亏损期的交易者通常是市场中的赢家 , 因为他们知道正常的亏损是系统化交易的一部分 , 没有任何人的系统能做到100%的胜率 。 接受小的亏损 , 正是这些小的亏损增大了系统的适用性 , 大的盈利才能被系统捕捉到 。 交易者往往在静态的图表上能够客观地对待已经发生的系统信号 , 知道依据交易信号进出是最合理的选择 , 但一旦交易信号发生在盘中 , 就很难再现盘后的那种客观 , 这时的主观看法成了影响系统绩效的最大潜在风险 。 因此 , “历史的眼光”在系统应用中显得尤为重要 , 作为一个系统化交易者 , 不应该再担心“买入后会是否会涨” , “会涨多少”这类预测性的问题 , 而应该是以对策为主 , 最关心的是“做对了怎么办” , “做错了怎么办”这类策略性的问题 。
【身虽大悲化,心等于虚空】简单来说 , 一个完善的交易系统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1) 稳定性 。 表现为收益的稳定性 , 有可能有大起 , 但决不会有大落 , 一切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交易都不能存在 , 哪怕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
(2) 枯燥性 。 盈利没有乐趣可言 , 系统的执行过程一定是枯燥的 , 交易系统经过验证可行以后 , 每天只是枯燥地去执行 , 具体交易不需要掺杂任何的个人情感 。
(3) 简单性 。 交易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全部加以程式化 , 人需要做的只是去付诸实施并加以监控 。
简单的往往最有效 。 一个交易者建立一个合适的高明的交易系统 , 相当于一个好的赛车手找到了一部适合他的赛车 。 高明的交易系统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涵义:
(1) 正确的操作理念 。 交易系统必须符合价格的运动特征 , 能够区分有利的参与位置和方向 , 包括合理的进出场策略 , 资金管理策略以及风险控制策略 。 交易系统使得交易者在操作中始终具有概率上的优势 。
(2) 反映交易者的人性特征 。 交易系统反应了交易者的眼光 , 交易本身是科学的艺术 , 也是具有艺术性的科学 。 交易系统必然具有其制作者的文化、性格、经验等个性特点 。 常说“文如其人” , 那么在交易上就是“系统如其人” 。
(3) 能够满足实战的需要 。 交易系统要具有明确、量化、唯一的交易信号 。 并且已经通过历史数据测试 , 即检验该系统在过去的盈利分布情况达到预期 。 并且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战能够验证该系统符合之前的预期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4) 能够持续一致性的执行 。 在执行系统信号时应不折不扣 , 不心存犹豫 。 充分信任交易系统 , 信任来自于成绩 。 我们应认识到交易系统的亏损期属于正常现象 。
在股市交易中 , 成功 , 等于小的亏损 , 加上大大小小的利润 , 多次累积 。 做到不出现大亏损很简单 , 以生存为第一原则 , 当出现妨碍这一原则的危险时 , 抛弃其他一切原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