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金属是净零排放后的“新石油”?中国掌握定价权已在路上



哪些金属是净零排放后的“新石油”?中国掌握定价权已在路上

文章图片

哪些金属是净零排放后的“新石油”?中国掌握定价权已在路上

文章图片

哪些金属是净零排放后的“新石油”?中国掌握定价权已在路上


▲哪些金属取代石油 , 为什么?
为了限制气候变化 , 各国和企业越来越多地承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 发展可再生能源 , 无论是太阳能、风电还是核电都会大幅提高对铜、镍、钴和锂等金属的需求 , 我们把这些金属简称为“石油过渡金属” 。
在净零排放的情况下 , 需求繁荣会使得这四种金属在未来20年就累计达13万亿美元 。 这大概率与同期净零排放情景下的石油产量估计值相同 , 由此来看这四种金属会对全球经济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 。
那么很显然就有这样一个逻辑 , 如果这些金属需求上升 , 供应反应缓慢 , 会出现长期的价格上涨 , 如此一来 , 必然破坏或推迟能源转型 , 所以在未来谁能把握主动权 , 谁就有话语权 。
文章选用被世界广泛认可的对能源转型高度影响的四种金属 , 铜、镍、钴和锂 。 铜和镍是早已公认的金属 , 在交易所交易了一个多世纪 , 自不必说 , 广泛应用于经济和低碳技术领域 。
之所以选用钴和锂 , 是因为在转型经济发展阶段 , 他们属于“上升期”金属 。 虽然在2010年后才开始在交易所交易 , 但其很受欢迎 , 这是电池的功劳 。
之前国际能源署(IEA)对“净零”设想做了一个研究 , 在当前这种转型快节奏中 , 世界对这些金属的需求堪称恐怖 , 其中清洁能源需求(主要是电池)的推动 , 锂和钴的总消费量增长了6倍多;铜和镍的总消费量分别增长了两倍和四倍 。 所以 , 往大了说 , 这四种金属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导金属 。
▲定价权
众所周知 , 咱们国家目前在大宗商品定价权上处于相对被动地位 , 就连引以为豪的稀土资源也受国外的影响 。 而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决定了大宗商品贸易的利润分配 , 拥有定价权的国家或组织在贸易中会赚取差额 , 而处于被动地位的国家或组织只能通过高耗能高付出获得微薄的利润 , 这是不对等的 。
由于历史原因 , 美国因为美元取得了石油的定价权 , 也因此取得了长达50多年的价格垄断 ,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世界经济的格局 。 但随着石油的远去 , 地位开始岌岌可危 。
当然了 , 刚才谈到的四种金属目前定价权依然是美国主导 , 但远不及石油深厚 , 而且中国已经走在掌握定价权的路上 。
四个方面告诉你咱们的布局
Ⅰ.生产
在以往 , 咱们国家很多这类企业处在低中端的加工环节 , 资源和原材料需要大量进口 , 很容易受到国际企业和哄抬物价的掮客影响 。 具体来说 , 以美国为首的这些西方国家通过对国际市场能源、矿产的影响及渗透 , 直指中国企业 。 与此同时 , 他们把控海外营销渠道的控制权 , 这样一来 , 就相当于我们被夹在了中间 , 两头受气 。
所以中国要参与到全球大宗商品定价机制中 , 首先就要整合市场或建构可以抱团谈判的机制 , 避免内耗;再有 , 要提高中国产品的含金量(创新、品牌) , 这样成本就会下移 , 我们就能跳出困境了 。
拿传统金属铜来说 , 目前咱们国家的五矿、紫金在全球铜业公司也有一席之地 , 并且技术水平在世界也是一流的 , 但是相比于其他的世界巨头 , 分量还不够重 , 所以我们还有提升的空间 。
需要说明的是 , 全球最牛的铜企在智利 , 这与他们的铜储量有巨大关系 , 并且也是智利收入的命脉 , 公司领导都是总统直接任命的 , 所以不会任凭欧美胡来 , 那么中国企业发展自身 , 扩大影响力不会受到较大干扰 。
新金属锂 , 现在全球锂产量50%供给了中国的锂矿巨头或参股企业 , 全球排在前5的企业中 , 中国有占据两家 , 所以在该金属领域咱们腰杆挺的足够直 。
Ⅱ.金融
就金融而言 , 从期货市场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齐头并进 , 积极参与全球定价机制 。 前者决定的定价权的前提 , 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期货市场现已主导了大宗商品的定价权 。 例如铝、铜、铅、锡等金属的价格牢牢被伦敦金属交易掌控 , 煤炭、石油价格则在由美国的纽交所手中 。
全球期货交易所有100多家 , 共有93类商品 , 以前呢 , 咱们的期货交易也只有二十几个品种 , 甚至没有石油和铁矿石 , 覆盖产业局限 , 而且外资进人受到限制 , 国际化程度不高 , 导致中国企业对大宗商品价格不能预期效应 , 更无法掌控未来交易价格 。

推荐阅读